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击石原有火 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 不学亦枉然 莫笑他人老 终须还到老

作者:佚名 全集:增广贤文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击(jī) 石(shí) 原(yuán) 有(yǒu) 火(huǒ) ,

  不(bù) 击(jī) 乃(nǎi) 无(wú) 烟(yān) 。

  为(wéi) 学(xué) 始(shǐ) 知(zhī) 道(dào) ,

  不(bù) 学(xué) 亦(yì) 徒(tú) 然(rán) 。

  莫(mò) 笑(xiào) 他(tā) 人(rén) 老(lǎo) ,

  终(zhōnɡ) 须(xū) 还(hái) 到(dào) 老(lǎo) 。

  但(dàn) 能(nénɡ) 依(yī) 本(běn) 分(fèn) ,

  终(zhōnɡ) 须(xū) 无(wú) 烦(fán) 恼(nǎo) 。

关键词:增广贤文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译文】

  叩击石头会产生火花,不去叩击连烟也不会出。努力学习才会懂得道理,不去学习什么也得不到。不要笑话别人衰老,自己总有一天也会衰老。与邻居处得和睦友好,就像拾到珍宝。做人只要守本分,到头来不会有烦恼。

  【赏析】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意太浓,必定有人点燃了你的熊熊爱火;恨得太深,必定有人深深伤了你的心。有人说,爱没有对错,这是负心人的辩词。爱情里,有一个人伤心,必然有一个负心。对一个人产生感觉是因为对方在某一方面的优秀触动了自己,对分手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有得到对方的欲望却没能满足,爱一个人是想得到,恨一个人是没得到,火花的产生是由于击石,不击绝对就不会有烟。

  人非生而知之,很多学问家的知识都是勤学修来的,一个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正是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学习得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随时随地的事情,更是一生的事情。有的人穷经皓首,到白头翁时,才成为一代鸿儒,尤其是古代科举,考白了多少士子之头。很多人行将就木,才终于登科及第,千万不要笑话这些白头举子,那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造成的。这些白发士子的学问可不容小视,蒲松龄考了一生,最后虽未中科举,但亦有《聊斋志异》遗传后世,即使那些登科士子还未必有蒲松龄这样的成就。

  人生在世,安于本分,与邻和善就应知足。学问不多,可以用平和的心态慢慢学习,莫要攀功;爱情不幸,就慢慢思索解脱之道,不要中毒太深执迷不悟,非要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与邻里关系要和谐,不要争锋夺利,为蝇头小利与邻里闹翻,自己徒惹忧愁。不管自己处于什么地位,有多少钱财都要有一颗平和心态,不与人争,不与人结仇,不掉进欲望的深渊难以自拔。保持清心寡欲,那么一定会无忧无虑,开心自在。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心得

  石头相碰撞,就冒出火花来,分开放置,不让碰撞,连一丝烟都没有。这说明什么呢?人的思维需要碰撞才能冒出火花。如何去碰撞呢?跟他人、前人碰撞。跟他人交流、碰撞才会知道自己的欠缺;多读书、学习,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有了比较,产生了火花,才会努力去改进。不然,就只能是老样子。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心得

  人总会老,总会死去。看到别人老,就笑话别人,这是无知;须知,还有比你更年轻的。但也没必要忌讳年老,忌讳死亡。老了就老了,我就过老人的生活,有什么可烦恼的呢?北宋大儒张载说:“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我的职责就是做好本分事;死了,我就安静地随天而去。这是规律,我们又何必多想?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1〕击石:敲打石头。

  〔2〕为学:做学问,读书。知道:知道道理,懂得真理。道:道理,真理。

  〔3〕枉然:徒然,什么都得不到。

  〔4〕莫:不要。笑:嘲笑。

  〔5〕和:和睦。

  〔6〕犹如:像,好像。

  〔7〕但:只要。依本分:规规矩矩地做人。

  〔8〕须:应当。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击石原有火 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 不学亦枉然 莫笑他人老 终须还到老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