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作者:佚名 全集:论语名句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关键词:论语,为政第二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这一章是讲君子之德。我们看雪公的《讲要》,他解释说,子贡在这里问如何做君子?孔子回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个意思是说,君子要先其言而行,就是行动先于语言,行之之后,语言才跟随而来,也就是简单的讲,做到了再说。能够这样先做再说,言行相符,那才是君子。

  我们看朱子的解释,他引程颐的弟子周孚先先生的话,「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这里讲到是行在言之前,没有说出来先都已经做到,这是讲先行其言。譬如说,我们教人孝道,没有说出来之前先做到,自己是个孝子,然后教别人行孝,那别人当然就能够敬服而效仿。所以「而后从之」,是讲以语言从于行之后。

  我记得过去,我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也常常跟我分享《可兰经》,他说穆罕默德往往是在教别人之前先做到。他跟我讲了个小故事,他遇到一位老人,很喜欢吃糖,吃太多糖,对身体没有好处,怎么劝都劝不听。于是别人请穆罕默德(因为他是非常有威望的人)跟这位老人讲。结果穆罕默德说,「你给我七天时间,七天后我再跟他讲」。这七天干什么?他一粒糖都不吃,七天之后,然后他跟这个老人讲,「我七天没有吃糖,感觉到很好,请你也减少吃糖」,这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以人能够服其言,对他讲的话心悦诚服。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行为,可是我们就看到,圣贤人是怎样教化众生的。

  朱子又引范氏,这是宋朝的大儒范祖禹,「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论语》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的弟子向孔夫子请教,孔夫子的回答都契理契机。契理就是讲它是正知正见,符合真理的;契机是对应这个弟子的根机,帮助这个弟子解决他的问题,修正他的毛病。那么子贡在这里问,如何做君子?那子贡有这个志向要做君子,所以孔子就他的切身的毛病跟他讲。那这个毛病,实际上我们反观自己,确实都有,也是一个很普遍的毛病,就是说的多做的少。往往知识分子就会常犯的毛病,包括我自己在内。

  所以朱子讲,读《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你把自身置于其中,这个话不是孔子对他弟子讲的,是对我讲的,我直接接受圣人的教诲,这样学《论语》那才有真实的受益。我读到这一章,这就是孔子直接对我讲的,指出我的毛病。讲得非常委婉,夫子是温良恭俭让,用语都是点到即止,没有那么赤裸裸的,非常温和,让你去思悟。

  子贡的毛病,「子贡之患,非言之艰」,不是说在言语上有什么困难。子贡是孔门四科里言语第一的,很会说话,外交家。可是他毛病在于「行之艰」,他做起来艰难。满口都是圣贤道理,可是做出来多少?我们读到夫子这句话,真的好像圣人对我们当头棒喝。反省反省自己,我们确实也是这样的。从事圣贤教育的老师,学了不少的大道理,上台讲课,也能够让很多人动容,可是自己还是很多烦恼、习气。离君子这个境界,都差之甚远,所以回头来注重力行。真正去力行圣人之道,那我们所学才是活的,才是自己的。否则所学的是死的知识,我们得不到受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没有体验,那是圣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

  所以《论语》这一条一条,每一条言语都非常的简洁,读懂一条,我们就做一条。《论语》总共四百九十二章,二十篇,我们现在读到第二篇第十三章,也就是总共加起来,到现在是第二十九章。我们刚开头学,已经觉得里头味道无穷了。读一条,我们细细的读,去深入的思考,审问之,慎思之,还要笃行之。要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先要做君子,然后做圣贤。这《论语》四百九十二章学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变化气质,转凡成圣。

  雪公李炳南老先生,又引《刘氏正义》,这就是清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个《正义》当中又是引《大戴礼记》。我们知道《礼记》有大戴、小戴,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这是叔侄二人。这个叔叔戴德,所会集的《礼记》就叫《大戴礼记》,总共四十六篇。《小戴礼记》是他的侄子戴圣,又在他叔叔的《礼记》基础上加以删减,又加入了新的篇章,总共有四十九篇,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十三经里头的《礼记》,是小戴的《礼记》,那么《大戴礼记》现在读的人就不多。

  刘宝楠引《大戴礼记》「曾子制言篇」,说「君子先行后言」,就是解释这句《论语》的意思。「又立事篇」,这也是大戴里的「曾子立事篇」,说到「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是敏于行而慎于言,讲话不多,就平时看到好像很木讷,说话甚至有笨拙,可是他敏于行。学到了一个道理,笃行之,就好像颜回,跟夫子学习,夫子赞叹他是不违如愚,听到圣人讲的话,二话不说就去做,就去落实。老师讲了一天,他都没问一句话,好像是个愚人,可是他不愚,为什么?他听懂了,他没有疑问,他就去力行,这就是「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做事的时候比别人快,比别人早,这是敏于行。工作起来很敏捷,从来不会去表功。教导别人,也是先做到再教导。人家看到他这样的行为,赞叹他,然后向他请教他才给人讲。这是什么?行必先人,言必后人。这样的德行,绝对是令众人敬服,人家愿意跟着他,所以君子有德此有人。

  那么我们想到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也能真正做到行必先人,言必后人,那他绝对有非常忠心跟着他的人。如果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员工犯了错误,马上劈头盖脸的就批评他。自己都没有去先做,言就先人了,行却后人,这怎么能让人敬服?应该怎么做?应该是看到员工有问题,有缺点了,譬如说他懒散,你表现出勤快的样子,你带着他做。他在旁边看到你都这样做领导的还努力的工作,你用身教,他心里就惭愧,心里就佩服,自自然然他也就动作起来了。

  就像舜王,当时在雷泽看到很多人在捕鱼,老的、年轻的都有。结果大家都争那些深潭去捕鱼,深潭的鱼又肥又大,又多。那些老年人争不过年轻人,只好到浅滩上去捕鱼。舜看到这个情形,他没有讲话,没有去批评那些好争的年轻人,他怎么做?他自己主动到浅滩那里捕鱼,把那些深潭让给别人,让给那些老人。也有些人良心发现,看到舜这样做他也跟着做。舜这时候立刻去赞叹那个人,他不赞叹自己,赞叹他,「你真是敬老,把你的深潭水让给这些老人,你这是真有德行」。结果大家听到这个言语,才生惭愧心。不久之后,大家都能够以深潭相让了。你看看,这个厚道的民风就培养起来了。舜教学的关键就在此地,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所以这句话,它这个讲法,两种讲法都很好。第一种讲法,它的句读怎么分?是把「先行」做为一句,然后「其言而后从之」,自己先做,然后跟着再说,那么这是非常好。第二个是把这个逗点分在「先行其言」后面,「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你要说的话先自己去做,然后做到了你再说。我们的恩师在讲经里面常讲,做到了再说是圣人;说了再做,说到就做到,那是贤人;如果说了又不做,那叫骗人。说久了,你骗久了,人家识穿了,别人不信你了,也就不信其言。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面有一句话批注,「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这是引唐朝大慈禅师的话,他原话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也就是讲,学贵力行。我们学圣贤之道,大道理学了,要说是容易。甚至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可是问问自己,圣贤境界证得没有?没有证得,不如先闭口不说话,回头先去行。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你行得之后,证得一分圣人境界了,然后你说的,你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那不是《礼记》所谓的「记问之学」了,是你真实的体验,你说的就能感动人。为什么有人说这些道理,别人听了无动于衷?有的人说同样的道理,人听了之后能够感动、感奋,能依教奉行,关键就在于这人是不是真行得出来。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