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作者:佚名 全集:论语名句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关键词:论语,子罕第九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这一段孔子讲得就更加究竟圆满了。这一段可以说是《论语》当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为什么?这一段里面把孔老夫子的心法全都给我们展现出来。根据近代杨仁山先生他说的,杨仁山也是通儒、通佛、通道,他有批注《论语》,他有个《论语发隐》,有《孟子发隐》,有《道德经发隐》,当然他对佛学的造诣就更为深厚,他写了一个佛教的《三字经》,他创立了金陵刻经处,在民国初年流通很多的经书,这也是一位即使是没有开悟,我们不晓得是不是有开悟,即使没开悟,他也是有很大的成就的大德。杨仁山先生读到这一句,他就合掌念了一声「南无大空王如来!」别人在他旁边听到之后很惊讶,「怎么你读《论语》突然就念了一个佛名,怎么回事?」杨仁山先生就说,「难道你以为孔老夫子跟佛有两样吗?」如果说孔老夫子和佛是二不是一,那孔老夫子也不能够成为万世师表了,换句话说,孔老夫子这个境界真的就跟佛境界相齐了。杨仁山讲,这一章书,就是这一章《论语》,可以体现出孔老夫子全体大用。

  我们来看这一章,今天我也非常的欢喜,为什么?因为今天是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佛欢喜日,咱们来讲万世先师的心法,这是《论语》中最精彩的一章,又是回到我们净宗学院来,在我们的大本营来学习这一段,这是我刚刚登上摄影棚起步,学习讲经典的起点在此地,你看都感召到一块了,所以我今天也非常的欢喜,那我们来认真的学习这一章。

  我们先看《雪公讲要》,这是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他是号雪庐老人,所以我们称他雪公,他的《论语讲要》。他引明朝大儒焦竑先生,有一个《焦氏笔乘》,这是他读书的笔记。焦竑这位先生是明朝嘉靖年间出生的,万历年间过世,他是江苏南京人,他博学多才,是个大文学家,继承了陆王心学。我们知道儒家在近代,宋朝以后有两大学派,一个就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程是二程,程颐和程颢,二程是兄弟俩,都是进士,北宋年间的人;朱是朱熹,他是二程的再传弟子,这是好几代以后,跟二程没见过面,但是是二程的私淑弟子,他们讲的理学。陆王就是讲心学的,陆是陆九渊,王是王阳明,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跟朱熹同时代,陆和朱两位大儒曾经有鹅湖辩论,这是很有名的,这是两个学派的观点在互相的碰撞。王阳明是明朝时代的,他做过大官,在学术上也是非常有成就。陆王他们主张是心学,这个跟佛法非常的相似,讲到一切唯心。程朱的理学,讲到宇宙是唯理,有一个理,我们要证得这个理,就什么都通了。理学和心学,其实依我们来看,他们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这两个学派确实是旗鼓相当,时常有一个辩论。

  焦竑是心学后起之秀,《焦氏笔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里面他讲到,他是批注这一章里面说的,「孔子言己空空无所知」,这一章《论语》里面讲,『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孔子自己说,我有没有所知的?我知道些什么?「无知也」,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话你看很有味道,孔老夫子自己讲他自己已经是空空无所知了,内心里面空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底下《焦氏笔乘》说,「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这后面是解释《论语》原文里面的『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鄙夫」就是没有知识的人,像那种乡人、也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懂的人,他来问我。他来问我,我本身自己是「空空如也」,「空空如也」这个意思很有味道。

  第一个空是讲什么?孔老夫子已经证得一切法空,他知道万法皆空,为什么说万法皆空?我们真是很敬佩孔老夫子当时他能懂这个道理!现在我们藉助科学就能明白了。我跟我们学院的几位法师、同修,在上一个周末,到悉尼聆听了几位科学家他们的演讲,他们就是用现代的科学为我们讲到这个宇宙的真相。其中有一位学者就谈到,说我们这个宇宙万物,现在我们都了解,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它也是由更微小的粒子构成,像原子里头有原子核,原子核被电子围绕着。那么原子核里面又有中子和质子,中子和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这是被认为最小的物质单位,所以叫基本粒子,不能再小了,再小就不是物质了。

  科学家们再去探测,到底夸克和电子这些基本粒子里面还有没有东西?他们发现还有,是什么?是一种振动,这太空物理学里面有一种叫弦理论,英文叫String Theory。这个理论说什么?基本粒子就是由像琴弦一样的振动组成的,这种振动已经不是物质了。因为最小的物质是夸克和电子,再小的就不是物质了,它就是动,就像琴弦一振动产生了音符,这个音符就好比是基本粒子,一动就有粒子产生,一个一个的像音符一样诞生出来,然后这些音符组合成物质,基本粒子组成原子,再组成分子,再组成我们这些万物,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最根本的,那就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他们讲,整个宇宙好比是一个巨型的交响乐曲,由这些琴弦的振动发出的音符组合而成。实际上什么都没有,真的叫空空如也,为什么?它只有动,什么都没有,它根本没有实体的物质。物质怎么产生的?就是动而生的。

  量子力学现在已经在理论上给我们证实这一点,量子力学的奠基人Max Planck,普朗克博士,他是德国的著名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跟爱因斯坦齐名的。普朗克他就说过,他说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这个宇宙当中根本没有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物质就是振动而产生这种能量,形成了物质。这跟弦理论就是异曲同工的。普朗克博士还讲,这个动是来源于哪?他说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动是来源于意识、意念,是因为意念的动,这种能量而产生了物质。那这跟大乘佛法里面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看,不就完全一样了吗?量子力学,尖端的物理学,现在证明了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说的真理。没有动就没有物质,只有动才有物质,动的时候,这些物质它本身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讲的空。空是什么?完全只有一个振动,哪有实体的物质?

  我们这个人身,你说他是个物质,锺茂森你看看得见、摸得着,是个形体,没错,你们看得见、摸得着。但是他怎么组成的?你要知道,他是由全身这些细胞组成的,细胞又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夸克和电子组成的,夸克和电子就是振动产生的。所以整个锺茂森这个形像在你面前,就是一个振动的组合,除了振动什么都没有。所以你看到的相叫假相,这个相是什么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的相,空是讲这个意思。孔老夫子他明白了,释迦牟尼佛也明白了,所以他见到眼前一切境界事物,他能如如不动,他不会被境界所迷惑。佛法里面讲到物质现象的产生,还有精神现象的产生,就讲得比孔老夫子更为的详细,并不是说境界有高低不同,只是讲得更为周详,让我们更好懂。

  你看孔老夫子讲空空如也,你听了之后也是胡里胡涂的,到底他讲什么东西,你也不明白。可是释迦牟尼佛大乘经典就讲得详细,你能够明白。他讲物质怎么产生的?这个宇宙怎么来的?生命怎么来的?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里面有一句这样的经文,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宇宙生命最根本的起源叫无明,明是智慧,智慧一失掉了,这叫无明。无明会产生什么现象?无明就是不觉,如果你一念无明起来了,立刻觉悟,那还行,可是你不觉,不觉就生三细,什么叫三细?三细相,第一个无明业相,第二是无明的转相,第三是境界相。

  业相就是一种动,这就是弦理论里面讲的弦的振动,量子力学科学家里面讲的意念能量的动。这种动,最初的时候只有动,什么都没有,这一动它就产生相了,业相、转相、境界相就产生了。转相又叫见分,这是精神现象发生了。境界相就是所见的,能见相和所见相,所见的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这一对现象同时产生了,由动那里出生的。这不是跟量子力学、跟弦理论讲得完全一样吗?你这个动就产生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组合成为物质,这是三细相。「境界为缘长六粗」,辗转相生、组合,因缘愈来愈复杂,产生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千世界、宇宙万象,最初最初就是三细相而已。所以精神也好,物质也好,那都是什么?动相产生的。

  所以圣贤的心法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唯物论是讲境界相,境界相不是真的,物质世界它是从动产生的;也不是唯心论,唯心是讲精神现象,精神现象还是动相产生的。这个精神是指什么?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你的精神现象,现在我们讲心理活动,这些统统都是无明业相动而产生的。所以是空,本来没有,因动而起,起了它本质还是空,它还是个动相,什么都没有,所以它讲到空,这是空相。这是讲到事实真相,不是让我们说消极,什么都空掉了,不要了,事也不做了,该去孝顺父母也不孝顺了,该做这些本分义务也不尽,这些完全理解错误。这个空不是讲你不去做事,不去履行义务,而是让我们懂得宇宙真相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做事还得做,做事而不执着,为什么不执着?它空,你执着它干什么?待人处事接物,我们尽心尽力,行忠恕之道,但是绝没有一念的占有,一念的控制,一念的自私,一念贪瞋痴慢这些烦恼,这些都没有,你用的就是智慧。

  所以孔老夫子这里讲了「空空如也」。第一个空是讲宇宙的真相,是空相,现在物理学所承认的,所印证的这个空相。第二个空,就更进一步了,我们知道万法皆空,但是又不能执着这个空相,你要执着空相,你什么都不做,该帮助人也不帮助了,反正是空,那你没有发出你的仁爱心,那就堕到了什么?空执里头,小乘阿罗汉往往就犯这个错误。他们自己成就了,他们明白宇宙一切法皆空,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出来度众生,反正众生是空的,何必要度?他不肯出来,没有发起大乘心,他做到了无住而没有生心。《金刚经》里教我们无住还要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把那个空相也要空掉。第一个空是把有的相空掉,第二个空,把空的相也要空掉,不执着有,也不执着空,所以叫如,空空如也。这个如就讲到实相的妙理,非有非空,从容中道。知一切法空,而又生起大菩提心、大菩萨心、仁爱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不舍一切众生,而成就圆满菩提,这是空空如也。所以这是本性全体大用的体现。

  下面就讲它的用,这个「空空如也」四个字,把孔老夫子的心法就勾勒出来了,我们要明白了,你看看孔老夫子怎么用,我们要学。他怎么做?这里我们再看《焦氏笔乘》里面说的,「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当有人来叩问孔子的时候,向孔老夫子请教,你看孔老夫子讲到这个叩字很有意思,叩就使我们想到叩钟。那个钟它本身不会响,你叩它一下,它就会响了,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有人来问他的时候就等于叩钟,你不叩他就不会响,你一叩,他就给你「叩其两端而竭焉」,给你说尽了,这个竭就是尽的意思,把这些道理,理事、性相、因果,给你讲得很透彻、很明了、很究竟,这是竭的意思。这个两端,叩其两端,一讲出来,你必须用两端来讲,善恶是两端,正反、利弊、是非、好丑、高低、左右,你肯定要说就说两端。如果离开两端就不能说,因为什么?能说出来的相,都是相对的。爱因斯坦讲相对论,这真是很符合宇宙的事实,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的事物、现象,都是相对的,离开相对,就没可说的了。所以你一来问他,他就给你说两端;不来问他,他空空如也。就像个钟似的,你看钟的心是空的,它因为心是空的,你去叩它它才能响。你把这个钟用木头、用那些泥土把它填满了、填实在了,你再叩它,它就不响了,响不起来了,所以心要空掉,它才能响。我们要是不能空,那就没办法响,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所以孔子自己是空空无所知,有人来问,他就给他谈得非常的圆满,所以叫「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把是非之两端,是非是代表两端,是好,非也好,把它讲得很清楚。「舍此不能有所加也」,除了讲这两端之外,孔子也没有什么再要多说的了,为什么?都讲清楚了,话都说尽了,这叫竭焉,说尽了。说清楚以后,剩下你这个听者能听懂多少那就算多少,你要不要采用孔老夫子的意见,你自己决定,孔老夫子绝对不会勉强你,说你一定要跟我学,照我的话来做。他不会这样,这样就是控制占有了,他没有这个念头,他只是把这个事情的两端说得清清楚楚,你自己去采用。这个两端,我们看到,孔子能够叩其两端,在《中庸》里面,舜王他也是个圣人,他也能够执其两端。《中庸》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也是孔老夫子讲的,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大智慧,舜是大智慧,为什么大智慧?他是圣人,圣人已经见自本性,识得本性了,智慧自然流露出来了,这叫大智。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说他的智慧比我们高,那个有高低对比那个大小,那不是真的大,他这个大是形容圆满的,叫无所不知,这叫大智。

  舜的大智表现什么?《中庸》上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老夫子把舜的智慧给我们做了一个形容,舜好问、好察迩言。他管理,他是天子,舜王管理百姓,管理百姓要常常问问大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迩言」,迩是近的意思,好察近处的言语,就是对他自己身边能够明察秋毫,而明察秋毫的同时,他隐恶扬善。有的人明察秋毫,不能隐恶扬善,一看,这个人怎么犯这个错误,那个人怎么干这种事,心里就非常的烦恼,然后到处去说,某人犯了什么过失,某人造什么罪业,就变成什么?造罪业,是非两舌,「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所以明察秋毫,同时还要隐恶扬善,对待不好的人事,我们看到的时候不说,好像没有发生一样,而去把善的人事举扬出来,赞叹好人,鼓励人做好事。

  像《了凡四训》里面讲的舜在雷泽的故事,舜他去雷泽,看到大家在打鱼,大家都争着要那种深潭厚泽,深潭厚泽鱼很多,大家争着去抢那个好打鱼的地方,所以那些年老的、体弱的争不过,只好到浅滩急流那个地方去打鱼。舜看到这个情形不批评,以他的这种大德和他天子的地位,他要批评不是很容易吗?大家都得服从,可是他不批评,他怎么做?他自己主动把深潭厚泽让给那些年老体弱的人,看到有人也这么相让的话,他就去赞叹,到处去表扬,让大家效法。所以过了第二年,大家都能够互相谦让,没有争。

  所以有一位同修在昨天他跟我讲,说他在一个道场里面,这个道场他发现有一个人很不如法,常常做一些事情(他违犯因果的事情),让他有点生烦恼,他说我该怎么办?是请他离开这个道场好?还是我应该怎么样去调整?我就把舜在雷泽的故事跟他讲了,因为他是主持道场的一位护法居士,既然你主持道场,你是道场主,舜就是我们的榜样。你看,隐恶扬善,以舜的这种能力和权力,他完全可以叫一个人走,他完全是可以下令这一些深潭厚泽给那些体弱的人、年老的人。他不这么做,他以身转之,用他的身教来转化这个风气,最后全都给感化了。

  所以圣贤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看见不如法的现象,看见有人在犯错误,我们要批评吗?不需要批评,只要给他做个好样子,以身转之,这就是舜隐恶扬善的妙法。我们只赞叹善法,看到人行善我们赞叹,绝对不会批评那些恶人恶事。所以舜是什么?执其两端,用中于民。这个两端,用舜的这个故事来讲是指善恶,舜他懂得善也懂得恶,但是虽然懂得善恶这两端,他自己用中于民。怎么用中?刚才舜在雷泽的做法就是用中,隐恶扬善,以身转之,这就是用中,这就是舜的大智慧。舜叫以孝治天下,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他对于百姓的心跟对自己父母是一样的。

  我们对父母,也是见到父母有过错,不能够去张扬,张扬的应该是父母、祖先的美德,「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父母的过失,我们要为他掩盖。《论语》里面也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隐什么?隐恶,为什么要隐恶?给他机会悔改。你把他的恶张扬出来,他就形成逆反对抗的心理,他永远不能改过。所以你给他隐瞒,给他机会,让他悔过自新,这是慈悲,这是仁爱,这就是用中。舜对他父母就是这样的,你看父母对舜,不仅是虐待,甚至是谋害,三番五次要把舜置之于死地,这样的父母太少见了!可是舜对于自己的父母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连怨恨心都没有,这个隐恶扬善做到了究竟圆满,不仅语言上隐恶扬善,心里头也是隐恶扬善,根本不想父母对我不好,没这个想法,心里不放这个念头,只放什么念头?要对父母孝,对父母感恩,父母对我有恩德,他把我养大,这个恩德就无量无边。所以只念父母恩,不思父母过,隐恶扬善,最后他也感化父母。你看他对父母跟对百姓用的是一个心,都是什么心?孝心,这就叫以孝治天下。「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对待任何人如同对自己的父母一样,把自己的孝心扩展出来,对待社会一切大众,对待宇宙一切众生,这个人就是圣人、就是佛,这是舜「执其两端」。

  孔子这里「叩其两端」,境界跟舜王没有两样,他也是用中,只是他所用的地方不一样,舜是自用,自受用;孔老夫子这里是他受用,他是利益别人的,别人来问他,他就给讲清楚善恶、是非、好丑,讲清楚了,让你自己去选择,行中道,他不会强迫你一定要怎么样做。正如舜王不会强迫人一定要相让,你强迫人去让,那他心里不服气,他不是出自于真心。你给他做个样子,并且把善和恶都给人表现出来,见到善的我们就赞叹,我们不做那个恶的,大家就明白什么叫善恶,然后你自己去行,大家也就自己跟着断恶修善。为什么大家见到、明白了善恶,就能断恶修善?因为人性本善,人本来就有一种倾向性,就是好善好德的这种倾向。因为这是符合本性,所以你示其两端,人们就懂得选择。他不懂选择是因为他不明白,你要把话给说清楚,把这个事的善恶的理事、性相、因果说清楚。特别是因果,因果你说清楚了,大家知道,善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他就自动行善、自动断恶了,你也就不用强迫他。所以因果教育就尤其重要!

  我们听说学院这边同学们都在每天学习因果,悟全法师在这里给大家讲《太上感应篇汇编》,这太好了!真正把因果讲清楚了,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善和恶你都明白了,各有何因果,你都懂了,竭是你要讲得很尽、很彻底、很圆满,大家就能够断恶修善,而断恶修善到究竟,他就能回归本性。所以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你真正心性通达了,你明心见性了,你跟大众讲什么?讲因果。就像孔老夫子这里讲的,「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就跟你讲善恶、利弊,这就是讲因果。讲到尽,让你深信因果,终必大明乎心性,你就能够明心见性,你就能回归到孔老夫子空空如也的心性境界上。所以无怪乎子贡说,夫子讲性与天道讲得少,不需要讲这么多,只要讲因果,你可得而闻也,那些道理,就是因果的道理,给你讲尽了,最后你也能明心见性,性与天道你也得到了。

  我们再来看蕅益大师对这一章的批注,《蕅益解》,「不但无人问时,体本无知。即正当有人问时,仍自空空,仍无知也」,先看到这里。这是蕅益大师为我们开解孔老夫子的境界。孔老夫子不但没有人问他的时候「体本无知」,这个体是他心性,心性是宇宙的本体,这个心性本来是无知的,一无所知,正如佛经里面讲到「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是心性当中的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就是无知。他能无知,就能无所不知;你有所知,就有所不知,为什么?你那个智慧正是被你所知的给局限住了,这叫所知障。一定要把这个障碍去除,让自己的心空灵寂静,这个时候你安住于无知,这个无知是一个境界,心里无一物的境界。心性本来就是这样,六祖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有知,那个就是尘埃,把那尘埃去除掉,心性空寂,六根没有办法缘得到,所以称为空寂。空是一无所有,寂是寂静、清净,一无所知。六祖惠能大师形容这个心性用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面四句,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是讲它的本体那个样子;后面能生万法,是它的现象、它的作用,作用那是大用无方。

  所以孔老夫子证得这个心性,当有人问他的时候,他就无所不知了。所以「正当有人问时」,他无所不知,能够叩其两端而竭焉,跟你说得很究竟圆满。蕅益大师跟我们这里还再点一下,「仍自空空,仍无知也」,这个我们就有点难明白了,怎么回事?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现在看着这个电视的荧幕,这个电视荧幕里面有后面黄山的背景,前面有一个人叫锺茂森,坐在这跟大家讲话,这不是现相了吗?他滔滔不绝讲两个小时,这个本体好比是这个荧幕,荧幕所现的相,就是我这个人,后面有背景,这两个小时,这些现象。本体要是没有现相的时候,它无知无相,这个我们好理解,上课之前,荧幕还没有打开,这时候大家看到真的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我问一下,我现在在讲课的时候,大家看到我了,请问这个荧幕上是真有东西吗?真有东西吗?你上去看看,能不能把锺茂森拉下来?你是看到了锺茂森,可是那个相是个假相,荧幕本身还是空空如也,还是无知,还是无相,就在当下,现相的同时它就是无相,现相与无相是不二,真空与妙有是不二,是同时,这个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心性就是这样的,心性的本体始终是空空如也,始终是无知无相,但是它能现相,现宇宙万法,现相的同时还是无相,还是空寂。它绝对不会说这个相就落在这荧幕上不走了,真有个相出来了,没有。「凡所有相,皆是幻相」,幻相的本体就是心性,就是空寂。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来,一切现象的本体是振动,但是还没有研究出来振动的本源是什么。振动的本源是不动,不动的是心性,心性是空寂的,本无动摇的,本自清净。动的叫无明,本来没有动,现在你忽然动了,什么动了?念头动了,心动了,除了心动以外,没有别的动。所以一切现象都是你的心动产生的,你当下把心定下来,不动了,不动了现象就没有了,宇宙恢复到空寂,心性就现前了。所以永嘉大师开悟见性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这作梦是心在动,心不动怎么会作梦?梦里明明有六趣,自己心一动就作梦了,现前的境界就是作梦。六趣是六道轮回,包括宇宙、十法界一切现象,全都是梦中境界,那是你不觉,无明不觉所生的现象。现在突然觉悟,心停了、念头停了,不动了,就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没有了,心性现前了。心性也不是相,是这种境界。

  现在科学家还没研究到这一层,只研究到,也不错了,研究到发现原来宇宙万象都是振动产生的,但是还没有探测到振动怎么来的,等他研究到这一点,那也就开悟了。说老实话,要研究这一点,绝对不能用研究,佛法里面所讲的是参究。参是什么?不能起心动念,不能分别执着,那叫参究。研究是起心动念,在那思考,在那推理,在计算,全是动脑筋的,用的是第六识,用意念、用思考,那心是在动的,动当中你怎么能研究出那个静的境界?你心都在动,怎么能够达到那个不动的?必须你心静下来,才能看到那个不动,夫子达到了,空空如也了。这时候,有人来叩问的时候,他自己也没动,心性本不动摇,谁动?那个问的人动,他起了个念头,想要问,他动,这个心性能够随他的动而去现相,叫「应众生心,现所知量」,心性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它自己本体不变,是不动。随缘是什么?有人来问,就是有人叩钟,缘有了,随着这个缘去帮助他,这叫度众生。帮助他的同时,本心还是不动,所以随缘而又不变。

  所以我们学圣贤之道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现在虽然做不到不动,还要动,这个动要归一。一是什么?念阿弥陀佛,以这一个动代替其它一切动,念头不动不行,佛说好,就让你动,你就念阿弥陀佛,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只有一种动,其它什么动都没有,那就好办了。不管什么人来,你这个念佛的心都从来没有停,那也近似的达到圣贤境界,虽然还不能够完全达到,已经很近了。《大学》里面有讲到一句话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如果我们的心是很真诚的、很诚恳的求之,求什么?求圣贤境界,怎么求?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方法,而且是最好的方法,你很诚恳的去念佛,全神贯注的,不打其它妄想的,就这样念,「心诚求之」。「虽不中」,虽然这个不是圣贤的境界,但是不远矣,也不会很远了。等到念到人我两忘,连佛号这个念头都自然脱落了,这个时候心性就现前,但是你不能去想它,你不能去期待它,你不能说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你不能有这些念头,有这些念头还是动念,起心动念,那都是障碍,它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个妄想分别执着任运脱落,它这个心性才能现前。现前了之后,你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跟孔老夫子一样,空空如也,有人来叩问,你叩其两端而竭焉,随问随答,全是心性流露。

  底下我们再看蕅益大师解释,「所叩者,即鄙夫之两端。所竭者,亦即鄙夫之两端」。这所叩是所问,鄙夫,我们现在讲凡夫,他没有见性的人。这凡夫来问的肯定是问两端,如果你已经见了性,你两端已经不存在,二就是一,一就是二,入不二法门,这个时候你也不需要去问了。鄙夫,这是凡夫,他有这个妄念,他来问,你知道,那一定问的是两端,要不就是善,要不就是恶;要不就是是,要不就是非,好丑、高下、你我,等等。你回答他,「所竭者,亦即鄙夫之两端」。夫子回答他,给他说无不尽,给他讲得很究竟圆满,还是讲的两端。中道?中道讲不出来,讲出来的就不是中道,「道可道,非常道」。可是我们通过圣人给我们所说的两端这个道理,我们要悟入真道、悟入真实,所说的是语言文字,可是要通过这个语言文字悟入那个实相道理。

  实相道理非关语言文字,但是圣人教化又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就不能执着语言文字。就像《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要离言说、离文字、离名字,甚至离心缘,离心缘就是不能想。所以当你问圣人,圣人给你回答,你就直下接受,不要去太多的想,思前想后全是落在你的第六意识妄念思惟当中,不是实相,变成了语言文字。所以我们现在听《论语》,也要用这个方法,怎么听?不要去想,听,听明白了,就明白了;不明白,随它去。不明白,你可以再听;听一遍不明白,听两遍;两遍不明白,听十遍;十遍不明白,听一百遍,最后你就能明白。但是千万不能想,愈想愈不明白,不想才能明白,为什么?你心定了。

  我自己也告诫自己,我讲课怎么讲?该备的课,只是语言文字上的,先儒的批注我们是要把它准备出来,你不准备你没有好说的,你得有东西说。可是我现在在课堂上说的,完全不是预先准备的。跟大家一讲,上了台,我们相信肯定有佛力加持,特别是坐在我们恩师宝座上,法王宝座,肯定是有三宝加持,圣贤、佛菩萨加被。所以想的根本不是通过脑子的,真叫自己是不知所云。下了台,你再问我刚才讲了什么?我真的也不知道,这是事实。可是我们就把这个意思这样讲,才能讲到究竟,藉助古大德先儒的批注,让我们把这个意思体会得究竟圆满,叩其两端而竭也。所以讲也要这么讲,听也要这么听,这才能够开悟,这是我们恩师反复叮咛我们的。我一开始听课的时候都做笔记,因为我是世间读书人,做笔记这是习惯,听课都做笔记。后来老师说,不要做笔记。我说不做笔记能行吗?能记得住吗?不用你记住,你记住的只是语言文字,就是让你心空空如也,你才能够入境界。所以学圣贤之道,跟学世间学问、知识、技艺不同,无怪乎夫子在前面一章讲的,「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你要不要学很多技艺、很多知识?可以不用,你只要做到你的心空寂,你就入道。

  所以蕅益大师下面讲到,「究竟吾何知哉」,到底我有什么知的?究竟我知道些什么?「既叩其两端而竭之,则鄙夫亦失其妄知,而归于无知矣」。所以孔老夫子讲,「吾有知乎哉」,我有什么所知的?我什么都不知,我心里什么都没有,这是真的。如果心里有一样,那我只能知道那一样,你再问我其它样,我就说不出来了。但是心里没有,人家一叩问,立刻滔滔不绝给他讲,讲上两个小时都不用喝水,竭焉,所以叩其两端而竭之。讲到他最后明白了,「则鄙夫亦失其妄知」,他明白了,是什么现象?他把他的妄知也放下了,「失其妄知」,失是放下,你的所知都叫妄知。

  这一点以前我听恩师讲都不服气,我读书读了二十年,拿到了博士学位,知识应该挺丰富的,你说我都是妄知,甚至叫所知障,你知道愈多是愈不好,愈没有办法有智慧。以前我听这话有点不服气,现在真明白了,是这样。只是我们现在学到的知识,可以把它做为一种帮助众生的技艺,一种能力,但是能不能帮助,要看你有没有智慧。智慧怎么来的?心要空,心要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能调动出来,「叩其两端而竭焉」,别人来问,你就能够该用什么知识给他回答,就用什么知识回答。但是最终目标是启发他放下妄知,这是我们教导人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学圣贤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孟子讲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是什么?就是让你放下,把心放空了,把自己的妄知舍去,那个妄知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你把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有真知了。所以最后归于无知,无知才是真智慧。无知从哪产生的?就是心空了,心空了就有智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而已矣」,孔老夫子这里也不例外。

  我们再看江谦先生的补注。江谦先生是民国初年,也是一位大儒、大教育家,通儒通佛的,他是跟弘一大师一个时代的,他在南京建立了一所学校,请弘一大师,当时弘一大师没出家,是李叔同先生,请李叔同先生到他那个学校当老师,江谦是校长。江谦最后也是念佛往生净土的,他对于《蕅益四书解》有一个补注,把蕅益大师的意思开解得非常的让我们容易理解。他讲,「空空如也,即是鄙夫与佛平等之佛性。两端即鄙夫之虚妄分别知见也。竭则性相不二,自他不二,何有两端。两端即空,一亦不立」,这个完全是用大乘教义为我们解释。

  「空空如也」,这就是凡夫跟佛平等的佛性。孔子讲鄙夫,佛法里面称凡夫,道理是一样,凡夫跟佛不二,平等的,这是从性上讲。从本体上来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说过去有,现在失掉了,不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因为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这一起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佛性就失掉了,不是。你起了妄想分别执着,佛性还在,佛性不会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没有了,不会的,它如如不动、本无动摇、本不生灭。只是你现在,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因为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这些是尘埃,把这佛性给覆盖住,你不能证得。不能证得不是说它没有,是有,你不能证得。就像一个大圆宝镜,本来是放大光明,能照一切,现在上面落了很多尘埃,它照不出来了。镜子有尘埃,照不出来,不是说它已经失掉了能照的功能,不是说能照的本性没有了,本性还在,你把灰尘擦干净了它还是能照,只是现在有尘埃,照不出来。咱们就是这样,跟佛就是这么一点区别,我们有这些尘埃,有妄想分别执着,除此之外,真的跟佛平等平等,没有区别。这讲空空如也,是讲佛性,讲我们的心性。

  「两端」,就是鄙夫的虚妄分别知见,这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虚妄是妄想、分别,知见是执着,这见思烦恼是执着。把这些放下了,这两端去掉,心性现前,所以竭其两端,竭就把这两端放下。放下之后,「性相不二」,性是讲我们的心性本体,相,宇宙一切现象。相有两端,你看有凡夫、有佛这两端,有善的、有恶的,有是的、有非的,有正的、有反的,等等,这都是两端。凡有相,你肯定可以说出两端,但是两端跟那个一体的心性不二,没有区别,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相是性产生的,性是相的本体。「自他不二」,自是自己,他是自己以外一切众生,包括人事物,宇宙一切现象,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为什么是一不是二?都是一个自性所现的,相虽有不同,唯是一性而生,所以是不二,所以它们是和合。

  我们现在希望修六和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本来是和合的,我们本来是一不是二,怎么能不和?怎么会产生冲突?产生冲突,更不能计较了,要无私的帮助别人,为什么?别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吗?右手帮助左手,不讲条件,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它是一体。所以我帮助别人,就正如我身体上面不同器官相互帮助一样,有矛盾了,就也不能计较。像牙齿咬到了舌头,有矛盾、有冲突,舌头被咬到了,舌头也不会想,你这牙齿真坏,我给你拔掉,报复你,也不会这么想。为什么?一体。偶尔产生一下冲突,算了,不要去放在心上,化解一切冲突,从心上化解。

  下面又说,「何有两端」,你说有两端,哪里是真有?两端就是空,一切相就是空相。刚才讲到的,全是振动,就是空相,心性所生的。心性都是空寂的,它所生的相哪能够是真的?空了之后,连这个空相也不立,连那个空相也空掉。那个一是讲心性,一也不立,这个时候你大圆满的智慧也就现前了。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详细的学习了孔子的心法,理解了这个道理,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里面要去用,要去练习自他不二,要练习待人处事接物,心中一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最后归于空空如也的境界,那你就能成圣人。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叩:叩问、询问。

  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竭:穷尽、尽力追究。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