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作者:佚名 全集:论语名句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关键词:论语,阳货第十七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夫子在此地给子路教导,说『由也』,就是唤着子路的名叫他,『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就是你听过「六言六蔽」了吗?这是讲六桩事情。用「言」这个字,是说这六桩事只有虚名而没有实义的这个事情,就叫六言。「六蔽」就是,蔽是讲覆障的意思,被障碍了,就是佛家也讲业障,覆障这样的意思,就是不能通明,就有淤滞。把这六蔽放下才能够通明事理,所以要解除这六蔽。那就要通过好学明理才能够解除六蔽,才能使这六桩事变得真实,而不是只有虚名。

  孔子讲了话之后,子路『对曰:未也』,就是我没听过这六言六蔽。孔子就告诉他,『居,吾语女』,就是你坐下,「居」就是坐下,我来告诉你。从这个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孔子跟子路在一起,子路对老师非常恭敬。因为古时候没有椅子,大家都是席地而坐,两膝是曲着的,屁股是坐在脚跟上的,这么个坐法。孔子发问,那我们想象子路马上就会直起身来,就等于跪着,就想要静静的,很恭敬的来听教诲。然后夫子这里就说居,就是你还是坐下,我告诉你。中间省略了子路的这个动作,但是我们能想象出来,要不然夫子不会说这个话。可见得子路对老师很诚敬,尊师重道,这就是好学。所以夫子给子路讲好学,子路应该是做到了,只是子路在这里做一个当机众,给我们做表演。孔子因他而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出来,让我们后人得利益。那这六桩事就很重要了,我们看下文。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是喜好,喜好仁但是不好学的,这个毛病就变成「愚」,愚痴的愚。孔安国批注说,「仁者爱物,不知所以裁之,则愚也」。裁是裁定。仁者是有爱心的,仁民爱物,可是遇到事情来了,他往往所下的决定不恰当,这因为是什么?他没有智慧,不能够做得很恰到好处,这就是愚、愚昧。我想我自己也常犯这种错误,有时候好心帮别人的时候,做的事情可能因为不太得体,或者已经过了分,不是恰如其分,结果导致人家还会生烦恼,或者相关的人会生烦恼,这是裁定智慧就不够。所以光是有仁的心,但是不好学,就是不通达事理,那你做出来的往往是很笨的事情,适得其反。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这个「荡」是放荡。孔安国的批注当中说荡是「无所适守」,就是没有操守。好智的人,这种人很喜欢表现他的聪明智慧,很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有这么一种人。他不好学,所以他就不知道礼度,不知道道德的规范,所以就往往变成放荡而没有操守。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这个「贼」是害的意思,贼害。因为如果不学,不学习圣贤的道理,你不懂得为人处事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分寸,而你只是讲诚信,那个诚信往往就会有问题出现,就贼害其身,而且还害仁义、害道德。《皇疏》里面,皇侃的注疏,引了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一句话。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很守信,叫尾生。他有一次跟一个女子约会于桥下,结果那个女孩没有来,后来洪水来了。他跟这个女孩子约了,要守信,就一直等在桥底下不肯走,结果他抱着那个桥柱,竟然被洪水淹死了。这么一个人。这种人他所谓的守信,就不足以取法了。为什么?他做事偏激了,不适宜了。

  「《刘氏正义》引管同《四书纪闻》」上说,管同是清朝的文学家,说到,「大人之所以言不必信者,惟其为学而知义所在也」。大人是圣贤,他说的话未必一定要守着这个信,为什么?因为他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明白了义之所在,义就比信境界更高。当然不是说我们不守信,一定要守信,但是信不是义,信近于义,但是还不是义。义是做事循天理,事事都恰到好处。但是守信如果不恰到好处,就像这个尾生,跟女子约会被淹死了,那就是不妥当了,这是无义之信。所以,「苟好信不好学」,如果好信而不好学,「则惟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是非」。

  所以你看孔老夫子,他有一次在卫国发现有一个臣子要叛乱,他想回去告诉卫国国君。结果路上被这个臣子带兵拦住他,逼着他发誓不能去见卫君。结果孔子就对天发誓,说不去见卫君。这些将士就以为他说的是真的,因为孔子怎么能够骗人?结果就走了。走了之后,孔子说我们现在要去见卫君,把这场动乱平复。这是什么?他没有守信,但是他是义,所以就不能够为了小信而失掉大义。这是因为不明事理的是非,才会盲目的所谓守信。

  所以,「谨厚者则硁硁为小人。苟又挟以刚勇之气,必如周汉刺客游侠,轻身殉人,扞文网而犯公义,自圣贤观之,非贼而何哉」。大意是说,只崇尚谨厚的人,谨慎厚道,所谓的「硁硁然小人哉」,这小人是凡人,心量小,没有真正的是非大义,而挟持着自己的刚勇之气,就好像那些刺客游侠,匹夫之勇,动不动就所谓的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实际上所做的已经不符合公义了。圣贤人看到这种行为,只是小信而非公义。这是贼,自己受贼害了。

  下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根据马融的批注是绞刺。《皇疏》认为,「绞犹刺也,好讥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也」。这个绞就是刺别人,讽刺别人,特别是别人犯了过失去批评人,这是什么?显示自己的刚直,这实际上已经是变成绞了,就不符合真正的道德。就好像前面「子路篇」有谈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这是直,是什么样的人直?他爸爸偷了人家的羊,那儿子都去告发他的父亲,显示自己的刚直,大义灭亲。这实际上已经是不合情理了,应该怎么做?帮助他父亲改过,而不是只为了直而不讲情理。这是因为不好学所得到的毛病。

  『六言六蔽』是六桩事,也就是仁、知、信、直、勇、刚,夫子讲了这六事,不能够只有一个虚名,要有实义。否则如果不肯好学,就徒有虚名,那么就叫蔽。「蔽」是障覆之意,这就是有障碍了,反倒障碍了真实的德行了。我们先简单重复一下昨天讲的几桩事。

  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个人肯有仁爱心,这是有善良的本性,但是不肯好学,那就变成愚痴,好仁反而是不明事理,这就是「愚」。如果是『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如果是有一点小智慧,但是不肯学习,这就是会放荡而没有操守。『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只是光守着一个「信」字,说话一定要有信用,但是因为不好学,不知道义之所在。有些事情不妥当的,就不能够盲目的说要守着诚信,那个是非义之信,就不是真信,这就变成贼了。贼就是受害了,贼害的意思。『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个「绞」,我们昨天就说到这里,就是绞刺。意思说如果性情率直,直来直去,而不肯好学,往往就会有傲慢,常常看到人家的错,去讥讽别人、刺伤别人,这个就叫做绞。在《论语.泰伯篇》里面也讲到,「直而无礼则绞」。这个绞,就是常常苛责别人,令别人没办法忍受。这种直心直行,反而就成为了德行的障碍。我们昨天就讲到这里。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好学」两个字,好学是成圣成贤的秘诀。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也就是十户人家这么一个小范围的小区,就能够找到像孔老夫子那样忠信之人。这孔老夫子谦虚了,实际上意思就是说,找到有这种德行的根本,有这个基础的人并不算难。但为什么不能够个个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贤?原因是因为没有孔子的好学。所以好学很重要。那么学要学德行,要学言语,要学礼义。如果不肯学,即使天性不错,但是在这个社会当中污染,特别是现在诱惑特别多,很容易就堕落。唯有靠好学,天天学而不厌,才能够真正在这样的一个浊世当中保持好自己的操守,能够使自己的德行得到保全。这个「直」是心地的正直,对自己要严格的要求,对别人就不可以吹毛求疵。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实在讲,不要去看别人的错误,不要看别人的是非。真正的修道人,心里不会看别人的过失。若看到别人的过失,自己的过失就大了。这就讲「其蔽也绞」,就变成一个什么?刻薄的小人了。

  下面我们再看『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勇」,这个勇,有君子之勇,有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所谓智、仁、勇,是君子三达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敢的人没有畏惧。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君子之勇,我们也是要通过好学,学而知之,否则就会乱。在本篇另外一章里面,就有提到,下面我们会读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什么叫乱?有勇但是没有义,义就是宜,「义者宜也」,应该的。应该的事情不去做,不应该的事情去做了,这就是无义。那如果为了无义而勇,这就是麻烦,这就是乱来了。不讲法则、不讲纪律、不讲道理,那就是乱。那就是成为了小人之勇、匹夫之勇,比匹夫之勇可能还差,变成黑社会的流地痞的那种勇。那个是乱人、乱己、乱社会,造成对社会的伤害。

  所以「邢昺疏据以解释此章」,这是宋朝的邢昺,这是一位大学者。他对《论语》有个批注,他对这章的批注就说到,「勇谓勇敢,当学以知义」。要学习才知道义,该不该做,符不符合道理。「若好勇而不好学,则是有勇而无义,则为贼乱」。因此好勇一定要在好学的基础上,好学才能明理,那么才可以有义,唯义之所在,要勇往直前。孟子所谓的可以「舍生取义」,这是真正的勇。生命都可以不要,但是一定要以义为标准。《中庸》上讲,「义者宜也」,这个宜就是应该。如果做事不宜,那就是乱。这个宜的标准一般讲是天理,天理何在?就在我们自己的良心,所以做事都得凭着良心。如果良心觉得这事情不正确、不应该做,就不能做。

  那良心可靠吗?可靠。因为这是我们人、每个人本有的本性本善,这是纯善而无恶的,所以叫「人之初,性本善」。有的人这良心保全得比较完整,自小没有受什么污染,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讲这个人就是好人、善人。有的人他的良心保全得比较少,被自私、被欲望给覆盖住了,那我们就讲他是恶人、他是坏人。实际上人本来是纯善的,本善,只要把良心恢复了,这就是好人。把良心全部恢复了,这就是圣人。如果有自私、有欲望,用私心、用欲望来做判断,那就不宜了,那就叫无义。所以真正的勇,要知道,不是对别人的。对别人,你去跟人家拔刀而起、挺身而斗,那是勇吗?往往变成贼乱。真正的勇是勇于改过自新,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是需要勇气的。不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就没办法改,所以这是需要勇气。能改,把过失、毛病改过来,这就是好学。

  你看孔老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说众弟子当中,唯有颜回最好学。《论语》上讲,「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的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就这两条,孔老夫子评论就这两条,一个是不迁怒,一个是不贰过。迁怒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我发了脾气,只对这个甲发,对乙就不发,这就叫不迁怒,不是这么简单。要是这么简单,那一般人都能做得到,何必孔老夫子独赞颜回好学?这个怒,要知道是代表烦恼。迁怒,就是烦恼迁移不断,念念在继续,这叫迁怒。不迁怒是什么?烦恼断了,不能够再相续下去了,没有再迁移了。什么时候觉悟了就停住了,这叫不迁怒。换句话说,前一念刚起烦恼,第二念就放下,不能再让第一念的烦恼迁移到第二念上去,这叫不迁怒。从这里可知颜回的观照功夫多么深,念头刚起立刻觉了,觉之即无,就放下了。不贰过就是以后再不犯了。什么时候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改了,改了之后,一生不再犯第二次,不贰过。所以这成圣就快了,我们要是能够像颜回这样,那真不得了,你想想,一天就改一个过,一年就三百六十五个过失,就改了,以后都不再犯了。你改上三年,我看你不是圣人都是贤人了,这叫好学。

  不好学的人是什么?天天听圣贤的道理,但是过失丝毫不肯改,还是老毛病、老习气常常犯,这就不好学。那他这些圣贤道理学得再多没有用,只是增长常识而已,对自己的修养,对自己变化气质,对自己离苦得乐、转凡成圣毫无益处。那知识是知识,自己该怎么样烦恼,还得怎么样烦恼。这就不好学、不善学,那这样学下去不会快乐。孔老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喜悦就得不到。为什么?他光学而不习。习是你真干,你要去落实,听懂一条就得做一条,然后还要常常「温故而知新」。温故也不是只在知识上温故知新,不是。我学了这个圣贤道理,常常读一读,对照对照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做到,这叫温故。然后你做到了,你的解悟的能力就往上提升,你就有悟处,这叫知新。那颜回是闻一知十,众弟子当中他悟性最高,子贡只是闻一知二。

  为什么颜回特别有悟性?他的功夫就是在于他改过改得好,他好学。好学的人一定是心地清净,他善于改过,而绝不去看人家之过。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看到人家有好处立刻去学习,学得跟他一样。看到别人不贤,有缺点、有毛病,他不看别人怎么样,他看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来观自己。看到这个毛病缺点,如果自己有,就改;如果没有要好好防范,不可以犯。这是真正做自省的功夫,克己的功夫,这就是好学,好学者必定有勇。

  下面最后一条,『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狂」字在孔安国的批注里面讲,是「狂妄,抵触人也」。狂妄的人肯定会跟人发生冲突,因为他目空一切,没把别人看在眼里,认为自己是了不起,人家都不如他,狂妄。那与人相处肯定会起冲突、起对立,这就是「好刚」。这个刚者,其实刚,本来也是一种德行。孔子曾经讲,「吾未见刚者」,我没有见过真正刚直的人。那个刚字是什么意思?孔子讲,刚是讲美德。什么美德?邢昺疏里面有讲到,邢昺的注疏,说「刚者质直寡欲」,这就叫刚,质直是正直,正直不阿;寡欲是少欲,甚至无欲。无欲则刚,这个刚是自己的心地有主宰了,不会为欲望所动,任何人、任何的境界都无法左右你。像现在这样的社会,所谓是物欲横流,在这样的社会当中能不能保持刚正,那就要下寡欲的功夫。

  欲包括很多种,一般说来五大类,叫五欲,财、色、名、食、睡,这是一般人都离不开的。财是财富,钱财;色是美色,男女之色;名是名望,还有食、还有睡,这都是人之所欲。儒家教我们欲要减少,欲不可纵。欲,纵然你离不开它,一定要把它降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行。不可以增长欲望,甚至纵容、纵欲。那纵欲者一定是不刚,他反而是懦弱的一个人。为什么?他是自己欲望的奴隶,他做不了主宰。在欲望面前他就低头了,他就跪下了,就会做出昧着良心的事情,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夫子劝我们,这个刚要从寡欲当中得来。孟子讲到人如果能寡欲,他善良的天性就能够保全得比较多。如果不能寡欲,多欲之人,善良的天性就会丧失很多。所以我们学儒、学道、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一定要学寡欲。

  佛家讲这个寡欲是讲得最彻底的,佛家讲欲要断,不能保留一点。为什么?因为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如果欲不肯断,你想出轮回,不可能。爱欲生死根,这是佛讲的标准高,讲出世的标准。那么甚至你念佛求生净土也要把欲望要伏住,不能够起现行。如果临终时候还想着财色名食睡,那肯定往生不了。所以欲望一起,立刻就提起佛号,把那个欲压下去,想到,我都是到极乐世界的人,为什么还贪着这世间的欲望?要放下。

  儒家他没有要求我们断欲,只是说欲不可纵,要我们寡欲,寡是少。至少我们要做到像孔老夫子、像颜回那样。孔老夫子,你看看,他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吃饭,粗茶淡饭,疏食就是很粗疏的食品,没什么好吃的,不贪图美味,填饱肚子而已。饮的是水,也不要求什么饮料,没有这些追求。曲肱而枕之,他生活非常的简单,睡觉连枕头都没有。曲肱,就是把手臂曲起来,睡在手臂上,有点像佛门里的吉祥卧。这么简单的生活,他老人家乐在其中。再看看他的传人颜回,也是一样,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吃饭碗都没有,用一个小竹子编的篓叫箪,来盛饭;喝水,杯子都没有,用葫芦瓢。然后住在这个陋巷当中,生活极其的清苦,但是颜回不改其乐。所以我们想在儒家学问上真正有所成就,不是只搞一个丰富常识的这种学习,我们是真正学做圣人,学做贤人,至少做君子。君子是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你要这么做,从寡欲开始,担起孔颜家风。这你就能够乐在其中,你能够不改其乐。这个乐绝不是从五欲当中得来的乐。五欲里头,说老实话,没有乐,只有苦。

  说到这个,有人就好像觉得不理解了,怎么欲望里面没有乐?你譬如说,我现在肚子很饿,我能吃上一顿饭就觉得很快乐,那不就是乐吗?怎么说没有乐呢?财色名食睡,这食就带来乐!实际上这个乐确实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因为它会改变。真的是不改变的,假的才会变。为什么它会改变?你想想,你吃这个饭,如果说它是真乐,你应该愈吃多愈快乐,对不对?不会变的,那你现在吃饱了,我再让你吃十碗饭,你还是乐吗?还是苦了?你就变成苦了。原来吃饭本身不是乐,它会变成苦。吃饱了再吃,撑上十碗,那撑着的苦比饿着的苦可能还难受。所以那种乐不是乐,那还是苦,叫坏苦。只是因为你饿的时候很苦,吃点东西暂时缓解了那点苦而已。你想无止境的追求下去,对不起,那会更苦,你陷入了欲望的深渊,你就拔不出来了。用这个简单例子大家就可以体会,其实财色名食睡,五欲都是这样。没有的时候,你觉得有很快乐,等你有了之后,你觉得还不够,又要追求下去,最后陷入这个深渊不能自拔,那就更苦。所以要放下,要知足,知足就常乐,无欲则刚。

  夫子讲「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就是讲偏于刚强,因为不好学,不得中和之道。待人处事接物偏激刚硬,让人家觉得很难受,不能够接受。特别是不讲礼,礼貌的礼。礼是我们要学的一个重要科目,它是人与人之间一个美好的距离,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如果刚强不讲礼,那是处处会碰壁。在人的心目中,这人就是狂人,那没人会喜欢他。他当然就会一事无成,因为在这个社会上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能够成就事业,必须要靠别人帮忙。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他肯定会失败。所谓「谦受益,满招损」,满就是狂妄自满,傲慢自大。所以真正好学的人,他一定是谦虚。谦虚才会好学,自满怎么还会好学?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孔老夫子到晚年还攻读《易经》,读《易》之后,他自己感叹说,如果天给我多几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就是给我几年,多少年?五年或十年,来给我学《易》,我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你看圣人讲这话多么谦虚!他只是说无大过,言下之意还有很多小过还是改不了,这就真是好学。他赞叹颜回不贰过,夫子本人也是不贰过,颜回跟夫子是一个境界,终身好学。

  所以有了好学,这六桩事情才能够是真实的。这六桩事情就是:仁,仁爱;知,是智慧;信是诚信;直是正直;勇是勇敢;刚是刚强。这六桩事,我们现在讲,就落实了。这六事确实它的道理非常的精微,而它的事相上又非常的复杂,不容易去辨别。自己总要不断的来学习,才能够对当中的事和理有愈来愈深入的体会,渐渐能行中道,就是中庸。否则一偏了中道,那就是有蔽,那就是有麻烦了、有毛病了,就会出现所谓的「好仁不好学」等等的这些弊端。因此真正我们希望有这些德行,那我们就要从好学做起。孔老夫子就告诉我们,他自己本人都不是生而知之,他是学而知之。换句话说,仁、知、信、直、勇、刚,这六事,他说自己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之后才恢复的。我讲恢复是因为他自性中本有的,只是现在我们有习气把它给障碍住了。那你问这习气从哪来的?我刚生出来会有习气吗?也会有习气。为什么?过去生中带来的。那生生世世积累下来的习气很多,所以要学。学就是修正自己,去掉那些障蔽,恢复本性中的本善,就是恢复性德。

  蕅益大师在批注当中谈到,「若不好学,则仁知等,皆虚名耳。言者,但有虚名,非实义也。蔽,却是实病矣」。这是龙点睛,告诉我们要好学。如果不好学,那么仁知等,就是仁知信直勇刚这六事,都是变成虚名了。所以夫子讲「六言六蔽」,这个言就是讲虚名,有其言,无其实,这就是虚名。所以就不是实义,空有其名。但是蔽就是实病,这个病就是毛病。所以不好学,他不是说只有虚名没有实义而已,他有实病,那真正出了毛病。即使是我们有善良的天性,但是如果不好学,不能够勇于改过自新,天天反省改过的话,那么一定会毛病习气日日增长。在这种社会当中行善不容易,作恶很容易。古人都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就像爬山,爬一个险山峻岭,你要往上爬,手脚都用上,一步步的爬,攀登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就比喻从善,你行善、你积德。但是如果作恶那很简单,像崩塌下来一样,哗就下去了,堕落很快。想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当中,保住自己一生不至于堕落,没有其它方法,只是好学。这个好学就是学圣贤教育,而且这个好学还要善学。

  怎么个学?不能学太多,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同一时间,不能够兼学两门。兼学两门,一般的人心力不够,他精神会分散,这是讲普通人都是这样的。那你想要真正有效果、功夫得力,只能学一门,学完一门再一门。你譬如说四书,我们讲到现在,讲了已经整整两年了。实在讲只讲了一半,《大学》和《论语》,《论语》还没讲完,后面还有《中庸》,还有《孟子》,那要慢慢讲。问题是,是不是要一下全部都学到,这叫好学?不是。像我们这种学法,学的速度很慢,但是细嚼慢咽,学了能消化、能吸收。要是像在普通大学那样讲《论语》,我知道的,一个学期就是一堂课,就是四十个小时,顶多,把《论语》就讲完了。那是什么?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下吞进去都不知道味道,囫囵吞枣,哪里能够像我们这样细细的品味?我们《论语》讲到今天讲了是第一百二十七集,那就是两百五十四个小时,还没讲完,讲了四分之三有多,快讲完了,估计恐怕得要三百小时上下,能讲完。

  我们先讲《论语》,强调力行,所以主要在如何落实到自己生活行为上面要多开解。实在讲,我觉得开解得还不够,限于时间关系也不能拖太长,太长大家就没耐性听了。这一部《论语》讲了三百小时还没讲完的话,那有几个人有这耐性听?我们还不是天天讲,隔天讲一次。就怎么样?真正善学的人,今天听了以后,认真的去品。甚至上网下载过去没有听清楚的,重新听,反复的咀嚼。对照自己的生活,对照自己待人处事接物,我怎么做的?我是什么用心?再看看圣人怎么做的?圣人是什么用心?这叫善学,这叫见贤思齐。

  所以读《论语》,如果说像程子讲的,《论语》从头到尾读一遍,如果你读之前是这个人,读之后还是这个人,一点没变化,那你是白读了,你根本没学到。实在讲,一堂课下来,真正好学的,他就变化了。读书,它的效果就是变化气质。最好学的人听一堂课,他气质就变化。因为他听懂了,听懂了他就干。就像颜回听了仁的道理,听夫子讲,让他「克己复礼为仁」。然后他听懂了,「请问其目」,问夫子该怎么去落实?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一生就奉行。听完之后就「请事斯语矣」。请事斯语,就是一定按您老人家所讲的真干、依教奉行。所以《论语》你看看,很多弟子问了不少问题。子贡、子路问得最多的,颜回他只问了两个问题,不多。他贵在什么?能力行,真正听了夫子一段话,就够了,一生就受用不尽,这是真正好学。

  那我们做不到说听一堂课就变化气质,如果能够做到听上一篇,总共《论语》二十篇,我们现在学到第十七篇,听一篇你能变化气质,也不错了,这是中等根性的人。上等根性的,听一章就能变化气质。就像颜回一样,他就一章,夫子跟他讲,就是「克己复礼」,就一章。中等根性的听一篇,下等根性的,听完全部《论语》变化气质。要是听完全部《论语》都不能变化气质,那下根都比不上,那就麻烦了。那怎么办?只好再听一遍,你得好学。夫子在《中庸》里面讲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遍能够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比别人一百倍的努力下去,总能够做到。不能够气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你要是不肯干,那就是自暴自弃。为什么叫自暴自弃?因为你本来能做圣人。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你也能。你不肯干,那就叫自暴自弃。将自己的本性本善埋没在自己的烦恼习气当中,不肯自拔,这不是自暴自弃吗?所以一定要发愤图强。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