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学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关键词:大学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这是一直往前推,最先在哪里,从最后推到最先。这里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是我们的总目标,包括自明其明德,也包括使天下之人都能明其明德。先从治国开始,然后治国先从齐家开始,齐家从修身开始,修身从正心开始,正心从诚意开始,诚意从致知开始,而致知就是在格物的功夫。这个先后次序、本末终始,给我们显示得很清楚。我们来看朱夫子的解释,朱夫子说,「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所以不仅是自己明其明德,恢复自己自性的性德,而且能够让天下人也都能恢复性德,都能止于至善,这是学习圣学的目标。它不是小乘,是大乘,自度度人。『先治其国』,这个治在古代音是念持,先治(音持)其国,做动词来讲,就是治理好这个国家。但是现在,像朱夫子也都建议,像大学,古音是念太学,他也建议改用现代音,大学。那我们现在都念治,治国,就不念治(音持)国,那也改成现代音比较容易让人理解。所以治国先齐家,齐家先修身,修身先正心。底下朱夫子说,「心者,身之所主也」,我们的身由心做主宰,所以身体的造作,它的善恶就是因为心里有善恶。心善,所做的皆善;心恶,所做的皆恶,心是主宰。所以修身先要正心,正心先要诚意。

  朱夫子解释诚意说,「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什么叫诚?你心实了,就是踏实。曾国藩先生曾经为诚字下了个定义,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也就是说心里面还有念头,还有很多妄念,这个心就不诚、不实,它心是飘动的,是浮躁的;这个心没有浮躁、没有妄动,它就实,这就是诚。意者,意是意念,心之所发,就是我们的念头。我们能做到一念,而不生其它妄念,这叫一念不生。所以实其心之所发,就是把我们的念头归一。底下讲,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归一到哪里?归一到善上。这个善,儒家也讲要执着于善,跟这里讲的一于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我这个念头归一到善法上。佛家《十善业道经》里面有同样的说法,经上讲,「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段经文解释「一于善」,是最好的解释。这个一,不是说没有,有。而这个一是什么?是善。而且昼夜常念善,念善是心善;思惟善是思想善;观察善是我们的行为善,不容得毫分不善夹杂在我们的心念当中,这叫一于善,万念归一。

  这个善,佛家讲十善业道,身不造杀生、偷盗、邪淫,口不造作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起贪、瞋、痴。这十条,身三条、口四条、意三条,身三、口四、意三,十善。佛家在十善的基础上提升就是五戒,五戒是什么?跟十善条目上很相似,但是它比十善要求更高,五戒是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这个不杀生的戒才能够持得好、持得圆满。假如我心里还想伤害众生,虽然没有想要杀他,但是可能伤害他的身体、伤害他的感情,那是内心还有杀机,杀的念头没断,那会犯戒,因缘成熟他就会犯,遇到机会可能他就犯了。不偷盗是心里面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这偷盗戒才能圆满。不邪淫,念头里面是清净的,不染着于这些男女之间的关系,如果还有念头上的染着,邪淫这戒也就不清净。不妄语,口业清净,它也包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是不说假话,说话信实;不两舌是不讲是非,不说张家长李家短;不绮语,没有花言巧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说话说得很好听,脸上都浮现出奉承的样子,很好看,这种人很少仁爱之心,没有仁,不绮语;不恶口是不讲粗鲁的话,不能骂人。这是口业,不妄语。不饮酒是不沉迷于令我们玩物丧志、丧失智慧的这些活动,用饮酒来代表。因为酒会让人沉迷,会让人醉,醉了之后乱性,伤智慧。它也包括凡是令你沉迷的东西,现在讲的赌博、吸毒、吸烟,还有卡拉OK、KTV这些活动。甚至现在特别要说到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那些不健康的网站信息,都属于饮酒的戒,迷什么都不行。甚至有人讲,我什么都不迷,我就迷上了足球,是球迷。球迷也是属于迷,也醉在当中。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他沉迷于山水,只要沉迷,都错了,为什么?一沉迷,明德就不能够彰显出来,迷的是你的明德。所以让我们明德显明出来,必须要持戒。

  五戒,杀、盗、淫、妄、酒戒,跟儒家讲的五常是相一致。你看不杀生,这是讲仁。仁义礼智信这是五常,第一条是仁,不杀生,杀生就不仁。不偷盗这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所以佛家讲五戒,跟儒家讲五常,不是都一样吗?只是名相不同,其理一也,怎么能执一家而批判另一家?批判另一家不就是批判自己吗?所以儒释道要圆融,这才能够真正入圣人所教导的境界。

  止于至善,先从念头归一在善上,不仅是在当众的场合你能做到善言善行,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慎独,不能自欺。如果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暗室屋漏当中就放肆,心里面会起很多歹念,甚至会造作恶行,那是自欺,不仅不能够明其明德,意也不能诚,就是心不诚。古人讲,这《大学》上的话,「诚于中,形于外」,内心有了诚意,外表的样子自然就能显露出来。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一看,他能看出来你的心、你的意念是不是真诚。这种真诚的意念要在平时细密的省察、改过这里养成,就是此地《大学》讲的要慎独,不能自欺。

  下面朱夫子讲致知,「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这个致,朱夫子解释叫推极;知是知识。推极我的知识而到达无所不知的地步。这种说法咋听起来确实很好,让我们能做到无所不知,这个境界很高。能不能做到?你看我们现在科学很发达,科学家研究地球、研究太空、研究量子力学,知道的比古人多得太多,很多朱夫子都不知道的,现在科学家都知道,朱夫子显然他没有到达致知,按照他的意思说。现在科学家有没有能达到致知?当然还没有。而且知道的愈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愈多,你有所知,当然就有所不知,你所知的愈多,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愈多。

  所以要真的到无所不知的地步,才能够说上是致知(而后诚意,而后才能正心,而后才能修身),那么我想恐怕这历史上你找不出几个人。谁能说他自己无所不知?释迦牟尼佛可以。孔子呢?孔子还不行,你看孔老夫子曾经遇到两个小儿辩日,问的问题夫子也回答不出来,圣人也有所不知。所以朱夫子这个解释显然不正确。如果说真的到无所不知才能够诚意,心地才真诚,那没有一个人是真诚。可是我们确实也看到,很多不识字的老太太,她们非常真诚、非常善良,真正看到她有诚意,她不会自欺、不会欺人。那你怎么解释?她是什么都不知,可是她能做到诚意,她能做到正心,她能做到修身。因此,致知不是朱夫子的这个讲法。

  格物,朱夫子解释什么?「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他解释格物,物是跟事合在一起讲。他的格是讲至,就是到圆满。所以格物是讲穷至事物之理,就是把事物的理都弄得明白,而且通达明了、圆满的领悟事物之理。使得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能够使这个理一分一毫都没有不明的,到极处了,这叫格物。这种说法也很难让人去力行,我对很多事物的道理不明了,那我格物做不到,致知也做不到,诚意、正心就别说了。所以朱夫子这个解释确实没有圆满。他讲到,「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八目,三纲加上这八目。

  我们看了朱夫子的解释,还要对照蕅益大师的解释,这样才能够了解朱夫子所解释的有哪些是正确、哪些还不正确,哪些有道理、哪些没有道理。古人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读他这些言论,如果完全相信,没有去审问、慎思、明辨,那你不如不看它,不如无书。所以《中庸》里面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治学要领。博学是学习广博,譬如说我们读《大学》,不仅就读原文,还读朱夫子的著作,还读蕅益大师的著作,还参看王阳明先生、古德的著作、解释,还参看现代人的解释。然后我们还要审问,对道理我们要审察清楚,问个明白。慎思是谨慎的思惟,到底它有没有道理。然后要明辨,辨别清楚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哪种说法才能够圆融而没有缺憾。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当然最重要的是笃行。四书不是光学学,懂得点知识、文化,不是,它是用来帮助我们修身的。真正能做到修身,你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才能够明其明德,你才能够亲民,才能止于至善,这是笃行。

  所以看完朱夫子的解释之后,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出来,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他不说古之亲民于天下,古之止至善于天下,没有这样说。他只说古人想要明其明德于天下,只讲了明明德一纲,当然就包括了亲民和止于至善,正说明什么?这不是三纲,是一纲。说明明德就涵盖了亲民和止于至善。所以亲民和止于至善都是明德中的事,不是明德以外的事。

  这第一句话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它包括自明其明德,也包括令天下人明其明德。讲这个欲字,古之欲,古是古人,古人是指什么人?圣人。成就的圣人都是这么修学的。孔夫子当时所说的古人指的是谁?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一类的人物。他们都欲明明德于天下,这个欲字是表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古人讲,「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你要入道,用我们这个经文来讲,是你入大学之道,最重要的要门,你入门是什么?发心,你发起想要明明德于天下的心,这个是先要做的,先立志,然后才能修行。修行急务,修行之前先做的立愿,你能发大愿。所以欲明明德于天下,这就是大愿。愿一立,则众生可度,心一发,则佛道堪成。佛家讲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发愿,就是此地讲的欲明明德于天下。这里的天下,我们不要把它拘束到地球这个小地方,它是涵盖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如果要解释这个天下,我们也可以有个新解,什么是天下?天是自然,代表自性,《中庸》里面讲的「天命之谓性」,这个天是指自性。下是什么?出生的意思,自性所变现的,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天下是这么个讲法,这跟佛家讲的相应。

  这一段为我们揭示出来,想要,『欲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发大愿,要如何来修行。昨天我们介绍了朱夫子的解释,蕅益大师对这一段解释就非常精辟。这里讲到治国、齐家、修身,先要正心,正心先要诚意,诚意先要致知,所以关键是正心、诚意、致知,而致知在格物。所以这个身、家、国、天下,都是我们心性所变现出的物。物之本是身,物之末是家、国、天下,所以修身是根本。身修好了自然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是修身?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是修身。

  蕅益大师先解释正心,他说「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底下说,「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这是用到大乘佛法唯识学的内容。《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我们本有的清净周遍的真心,这个心凡夫与诸佛无二,是同一体的。但是凡夫迷了真心,而诸佛悟了真心。悟了真心的人是什么样的?他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我们迷失了真心又是什么样的?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心的作用就给转变了,就变成识的作用,什么是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叫识。识就把心所现的境界变了,这叫唯识所变。其实它没有另外再现出什么东西,还是真心所现,只是把真心所现的给变了。真心所现的叫一真法界,而识所变的是把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甚至变成六道轮回。

  识,唯识家讲八识。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前面六识,再加上末那识,再加上阿赖耶识,这八识。前面六识是跟外面六尘境界相接,眼与色接连在一起,眼见色;耳跟声音接连在一起,耳闻声;鼻与香接连在一起,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意念法,这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就产生了分别执着,这叫六识。第七识叫做末那识,它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染污,所以叫染污意,这个染污就是执着,执着我,就是这个身体是我;执着外面的一切境界是法,我执、法执,第七识也叫意根。还有第八识是阿赖耶识,这也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含藏,就是藏下前面七识所留下的种子。这种子实际上是印象,佛法称为业,业习种子藏在第八识里面,凡夫用的是这八识。而圣人,这个圣人是出世间的圣人,不仅出世间,出十法界,他们能够转识成智,他们不用识了,他们是用智慧,也就是他们只有用真心,不用妄心,妄心就是识,所谓转八识成四智。这四智是哪四种智慧?首先转前面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第六识意识是分别,分别转成妙观察;转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执着,转成平等性智,不执着,平等;转第八识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阿赖耶识是含藏,现在它不含藏,像大圆镜一样,见到物就照,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不落印象。照了之后,物去镜空,恢复自己本有的清净周遍的真心。这是讲正心、诚意、致知讲到极处。所以什么是正心?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这个心才正。这个心是什么心?真心,不是用妄心,用妄心就不正,把妄心转成真心,这就正其心了。

  『诚其意』,这个意是讲意根,就是执着,原来是执着,执着就不诚,不真诚。执着的现象是什么?感情用事。譬如说你喜欢他,你对他就很好;你要是讨厌他,你对他就不好,不平等。这个意就不诚,不真诚,为什么不真诚?因为它会变。常常看到男人和女人刚刚结婚的时候,爱得不得了,可是过了几年闹离婚,你说他的心是真的吗,他的意是诚的吗?他不诚。为什么?因为他会变化。结婚的时候互相的爱慕,所以互相关怀照顾。过了几年以后,心就变了,甚至看到对方都厌烦,所以就离婚了。所以当初爱他的时候,这个意也不诚,离婚的时候这个意也不诚,为什么?因为有爱憎的心,爱憎的心是执着,是情执的,感情用事。用感情来做事这就不真,应该用理智。用理智,这就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个意就诚了。那要怎么样转?把内心里的爱憎去掉、好恶去掉,这就能够平等。

  『致其知』,是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第六识是分别,是意识,我们判断事情是用意识,用这个意识来思考、来推理、来研究。这种分别能不能够真正看到和领悟到真相?不行,为什么?因为心有分别就有障碍,就有限制,就不能通。现在把分别转成妙观察,就是不用分别。譬如说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不要去分别它是好还是坏。你知不知道它是好是坏?知道,你有妙观察智,但是你不要落那个好坏的一边,不要起好坏的这些念头。我们凡夫往往不行,一遇到事物马上起一个分别心,判断它是好的是丑的、是善的是恶的、是黑的是白的,等等。然后在这分别的基础上再加上执着,好的我就要,坏的我就不要;善的我就喜欢,恶的我就讨厌,等等。全落到分别执着上,致知、诚意、正心全没有。所以把分别放下,我们自性中的良知、智慧就现前,这是所谓妙观察。

  致知在格物。格物,蕅益大师解得非常的深刻。格是讲你用智慧来观察,就看到了宇宙的真相,物是什么?就是指的宇宙万事万物。所以「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这讲的格物,在佛法里面称为唯心识观,这个观是观念,这里是正确的观念,格是讲的正确的观念。看这个宇宙怎么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宇宙的真相,这是正确的宇宙观。现在的科学家他们用数学来推断,通过望远镜来观察、来分析,对于宇宙的由来还是模模糊糊,提出了不少的理论。有的理论已经被推翻,有的理论还没有被推翻,只好接受。譬如说现在最令人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这个理论,说宇宙是怎么来的?是从最初的一个小原点爆炸爆出来的,然后它不断的膨胀,变成我们现前的宇宙。这种理论,好像符合我们现在所观察的宇宙现象,因为我们发现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它现在不断的膨胀,估计是从最初的一个点膨胀出来的,他是这么推断。但是有很多现象也解释不通,总不能够让人满意、接受。

  为什么科学家没办法看到宇宙的真相?他只能用猜测,只能用推理,只能用数学模型这个简单的工具。数学的思惟是一种线性的思惟,西方国家的所谓科学研究用的思惟都是直线型的,他用这个逻辑一层一层的分析下去。东方人的思惟是圆周的思惟,是圆融的,像一个圆,每一点它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圆融。而直线上的点就不是,它要么就是起点,要么就是终点。所以他们推断宇宙的由来,有个起点也必然有个终点,线性。这个思惟本身就有问题,为什么?《大学》里面讲的,它缺乏致知、诚意、正心。什么叫致知?转第六识分别为妙观察。什么叫诚意?转第七识执着为平等性。正心是转第八识含藏印象为大圆镜智。就是你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够见到事实真相。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你说他是不是用妄想分别执着?他用思考、用研究、用推理,这都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不能见真正的真相。真相叫道,连老子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现在科学家所做的研究都是在可道、可名上用功,不能见到真道、常道。所以连我们的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都曾经说过,未来科学的发展要依赖佛教。这真的是很智慧的话语,他知道佛教里讲的宇宙真相是圆满的,对科学确实有指导作用。

  这里讲的格物是直接让我们用正确的宇宙观,这里讲的唯心识观。宇宙怎么来的?不是大爆炸变出来的,是心中所现物,这个心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每个人的真心都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真心上讲,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体的,同一个心体。这个心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它确实能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能现,现出天下国家、根身器界。天下讲世界,我们的星球,宇宙里无量无边的星球,所以有无量无边的天下。每一个天下里面又有很多国家,国里面也有家,家是由人组成的,人有根、身,根是六根,这讲我们身上的器官。这个器界是讲我们的物质环境,还有精神的境界,都包括在里面。所以宇宙一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是我们真心所现的物,没有一样不是心变现的。心外没有他物,所有的物都是心中所现。所以这个心真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它是尽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就是这个心,心外无物。这种宇宙观念就是正确的,佛法里叫唯心识观,儒家叫格物。

  真正能够用这种观念,你就能明白,好人、坏人都是我心中所现的人,跟我是一体。我也是心中所现的,他也是心中所现的,我跟他同一个源头,同一个本体,一体的。好人、坏人也是一体,而且他不是你心外的人,全是你心中的人,心中所现物,你的心好就变现出好人,你的心坏就变出坏人。其实外面的人哪有好丑?境缘无好丑,好丑在自心,全是你心中变现的。你有这种观念你就能转,转什么?转识成智。你看,你知道好人坏人都是我心中所现物,那么你就不要去分别好坏,你就能转第六识分别为妙观察智,你就致知了。你能够不执着,对好人坏人,这个人对我好,我就很爱他;那个人对我不好,我就很憎恶他,这是执着。要知道你用的这个爱憎的心是妄心,真心里面没有的,没有这个爱憎,你放下爱憎,看人就平等,这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所以最重要的是转第六、第七识,就是放下分别、执着。只要第六、第七识转了,其它的六个识,一到五识转成成所作智,第八识也能转成大圆镜智,一转一切转,有一个没转,哪个都没转。所以有正确的宇宙观之后,你的那些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就转了。

  底下蕅益大师说,「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能够做唯心识观,就是你真正明了宇宙万物都是我这个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我要对我的宇宙负责任。这个宇宙好还是坏,完全是我的心好坏决定,你的心善,你的境界就善;你的心恶,你的境界就恶,这个不关别人的事情。这就是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讲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是你想真正成圣成贤,这里讲的明明德于天下,这个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为什么靠自己?因为外面境界全是自心变现的,心外别无他物。这个格物就是说,你如何能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最好就是观所缘缘。

  这个所缘的缘,第一个缘是动词,就是攀缘,你所攀缘的缘;第二个缘是名词,你去观察,这个缘不外乎就是境界,物质的境界、精神的境界,一切人事物。它分有内和外,外所缘缘是讲外面的境界,内所缘缘是讲能缘之心。能够观察宇宙是我们自心所变现的物,你就能够知道外所缘缘非有,外面的境界有没有?不是真有,它是幻有,就好比人在作梦一样,梦境你说是真有还是假有?它怎么能说是真有?梦境。梦境怎么来的?是你那个作梦的心变现出来的。作梦的心就是这里讲的内所缘缘,能缘之心,就是能作梦的心,能变现宇宙万物的心。它所变现的这些境界非有,相上好像有,实际上并没有。能缘之心就是我能作梦、能变现宇宙万物的心,它又不无,不是没有。这个心它没有形相,所以你找不到,你见不到,你抓不到,六根没办法接触到。这六根包括我们的意识,意识的作用非常强大,它对外能缘十法界,宇宙万物它都能够想到,这是意识的作用,对内能够缘到阿赖耶识,但是它就缘不到我们的真心本性。

  所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话说不到,连我们的念头都想不到那个境界,所谓行到「行不到处」,你才能见到真如本性。它真有,但是它又是空寂,你没办法用六根接触到。它变现宇宙万物,这个作用强大无比。所以自己的宇宙,自己的心识变现。你真正知道内所缘缘不无(这个能变现宇宙万有的心不无)的话,你才能够努力的去除内心之恶、力行内心的善。善恶都是内心中的德能,如果我们内心中有恶,就不善,它所变现的境界就不善。就好像个人成天到晚做坏事,晚上都做恶梦,那个梦境,没有人给他制作出来,是他自己内心的恶变现的。所以天堂是自己变现的,地狱也是自己变现的,自作自受,不关别人的事情。你真正知道原来是这颗心在作用,你就努力的把心内的恶除掉,而修内心的善,那么你所生活的宇宙环境就善了,纯善无恶。所以你的境界完全是你自己造作,这个称为自谦,称为慎独。

  《大学》里面,后面有讲到这两个名相,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自谦、慎独都是讲什么?自己对境界要负责任,一切法都由心想生。所以圣人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有困难、有障碍,这个困难障碍不是外头来的,全是我内心中不圆满的这些念头产生的、变现的,所以只要能够修心就行。修心之后,心内的恶去掉、心内的善保留,外面的境界就好了。所以《大学》教我们,你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用从外头下手,只要自己能够努力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行。里头改了,心改了,外面境界跟着改,这个境界就是你心的一个反映。所以格物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怎么个格物法?就是这里讲的,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断恶修善。格就是像格斗一样,把内心的恶给格除干净,剩下的都是善,这叫格物。

  所以下手方便处,我们师父上人常讲,落实《弟子规》。《弟子规》教你什么?规矩。这些规矩是不是圣贤人看见我们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拿这些规矩来规范我们,让我们听话,是不是这样?这样理解就错了。这些规矩不是圣贤人自己定的,它完全是我们心内之善,是自性的性德。我们现在性德失掉,就是明德不明了,怎么办?要用规矩,不遵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一开始学,循规蹈矩,守礼循义,老老实实按照《弟子规》来修学。这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这是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功夫。没有这个功夫下去,大学之道怎么能圆满?不要说圆满,我们想要进步都不可能,要进步必须去力行。

  这个规矩,儒释道三家都非常讲究。儒家讲礼,佛家讲戒,这都是规矩。而这些规矩其实都相同,其目的没有别的,都是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回归本性。所以师父上人要我们落实三个根,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原来我们都有很深重的恶习气,用这些规矩来慢慢去除我们的恶习气。不从这里下手,我们圣贤之道不可能成就。学了《大学》,如果没有《弟子规》的基础,大学之道只是空谈;佛法里你要学了《华严经》,这是佛法讲的经中之王,但是没有十善业道,也是空谈;道家里《道德经》玄奥,你怎么能够证道?必须先从《太上感应篇》因果下手,明信因果,断恶修善,这《道德经》就不是玄谈。所以蕅益大师讲的格物,下手方便处便是断恶修善,遵守这些规矩。

  格物讲到最究竟处,莫过于念佛,为什么这么说?格物就是讲的唯心识观。你真正明了这个家国天下、宇宙万物,一切境界都是你这个心变现的,那你想力行心内之善,把这境界变得最善,莫过于念佛。念佛的心,那是攀缘什么?这里讲的外所缘缘,攀缘佛的境界。内所缘缘就是我们能缘之心,这个能念佛的心本身就是真心。真心的作用就是能现,看你现什么,那就是你所缘缘的缘什么。如果你缘贪瞋痴,那就变现出三恶道,心的作用就是现,现出这三恶道的境界来。如果你所缘的是佛,就现出佛境界,就是极乐世界,所以念佛法门是直截了当帮助我们成佛。你能缘之心是佛,佛心;所缘之境是佛号,佛号叫万德洪名,那是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之所成就,直接缘到阿弥陀佛的果德上来。内是佛心,外是佛境,内外合一,直截了当成佛,所以你的家国天下、根身器界全都是净土了。这个法门比起其它法门更高超。

  讲到格物致知,可以说在历史上总有不同的见解。朱熹朱夫子讲格物致知是格尽物之理,推广我的知识,这叫做格物致知。这是什么?从心外去求法。另一派的儒家的学说,以王阳明先生做代表,他讲格物致知跟朱熹就不一样,可以说他们两者在历史上是两个代表。王阳明先生,我先给做个介绍,这是位大学问家,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他不仅是精通儒释道,而且也能够带兵打仗,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的大儒。他的原名叫王守仁,号阳明,浙江人,出生在一四七二年,在朱熹以后两百多年。他出身是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是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父亲是状元,状元出身,当过吏部尚书

  根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他出生有段很有意思的经历。就是他出生前夕,他的祖母梦到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之后王阳明就刚好出生,所以给他起了名字叫王云,就是表示他是云端下来的。结果他出生之后,到五岁还不会讲话,这也是罕见的。结果有一天,有位高僧经过,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这个意思就是说,很可惜他的名字叫王云,这个云把他出生的秘密给道破了。他的祖父听到之后就有所醒悟,大概不要把这个出生秘密道破,于是改名叫守仁,叫王守仁,然后他就开始说话了。等到他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就高中状元。王阳明跟他父亲到京城去,路经金山寺,他父亲跟朋友们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作一首诗,以金山寺为题。大家就在苦思冥想作诗,包括他的父亲当状元的,还没想出来,结果王阳明这个时候才十岁,他就抢先一步念了一首诗,这首诗讲,「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这首诗一出来,四座之人听到之后无不惊叹,十岁的孩子竟然有这样深厚的文化素养。后来王阳明考上进士,也做了大官,还能够行兵打仗,可以说为明朝也是建功立业。

  他有一段轶事很有意思,这是他在五十岁那年,又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去参观。他到了这个寺里面,就走到一个房子门口,觉得这房子很熟悉,就想请出家人把这房门打开,他觉得好像以前曾经住过这里。出家人就告诉他说,这个寺院你什么地方都能去,唯独这个房子里头你不能去看,为什么?说这个房子里面,是五十年前我们寺院的老和尚在这里圆寂,他圆寂以后肉身还没有坏,还坐在里面,保留得好好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别人进去看,以免导致损坏。王阳明他当时是很有名望的人,他一定要求进去看,搞到最后没法,这法师只好让他进去看。结果他进去一看,果然见到一位老和尚,已经盘腿坐化,坐在那里很庄严。他看到这个样子好像很熟悉,又看到这个房屋里的一切的物品、摆设,他自己都好像很熟悉。然后看到墙上,竟然有这老和尚在临终前写下的遗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这首诗写什么?说五十年后有个人叫王阳明,他推门进来,开门进来的人是谁?就是当年闭门的人,就是这位老和尚。原来是这老和尚他去世前,他就知道自己来世便是王阳明。所以说精灵,就是我们的灵魂去了之后现在又回来了,我们方才相信禅门里面讲的不坏身。什么身不坏?法身不坏,灵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不会随着我们身体的变化、死亡,而变化和泯灭。现在不是又来了吗?换了个身体而已。

  从这些生平的事迹,我们也能够看到王阳明不是普通人,前生是大修行人,修到这么好的功夫了,不仅是预知时至,知道来世自己叫什么名字。可惜他这生又迷了,这是佛法里讲的「隔阴之迷」,一投胎转世他就迷惑,忘记了前生这些事情。但是毕竟是他有很深的功底,所以学得很快,成就大学问。他对于《大学》的解释,他有一篇著作叫「大学问」,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里面反映出他的哲学理念,跟佛法非常相似,我们用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来学习。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四书里面的《大学》。刚才讲到格物致知的解释,因为在历史上的解释,不同的论点有很多,我们都拿出来做个学习,然后进行对照,不同的说法就显现出高下不一样。王阳明先生,刚才我们对他的生平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他有篇文章叫「大学问」,专门提出他对于《大学》的一些哲学理念。

  他解释格物致知是这么说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格物,他解释说,格就是正的意思,格正。这个正是端正,原来有不正的现在把它摆成正,这就叫格。所以说正其不正,原来不正,现在把它归于正。本来是正的,本来自性是本善,现在把它归于正,当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正呢?不正是暂时的,因为有后天习气染污,所以才从正那里偏出来,现在要回头,归于正。什么叫正其不正?就是去恶的意思。不正是恶,把恶的去除,这叫正其不正。这个恶本来没有,本来只有善,这叫性本善,本来只有正,没有不正。既然本来没有恶,现在要去掉恶,这不难。本来是正的,本来是善的,现在要归于正,这也不难。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归于正就叫善,修善。所以什么叫格?就是断恶修善的意思,真正能断恶修善,这就是格物。

  什么叫致知?「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这是王阳明先生的解释,他讲的致知跟程朱所说的不一样。程是二程,程颐和程颢,这两兄弟都是大儒,朱熹朱夫子也跟他们学的,虽然没见面,是他们的私淑弟子。程朱为代表的学说,认为致知就是扩充其知识,就是你的见闻很多,你的知识很丰富,要把这个知识扩充到极点,到无所不知,这是致知。王阳明先生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什么?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吾心是我们自己本有的真心。本有真心里就有良知,只是把这个良知恢复,这叫致知。良知者,良知是什么?孟子说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就是良知,心里面本身就带有仁义礼智这些德。这个不是从思考而得到的知识,也不是从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是天性本有的德能,这个叫做良知。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内心里本来就有,王阳明先生讲是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天命之性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它是心的本体,这叫自然的良知、明觉,明觉就是明德,本来觉悟。

  佛家有一本《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作的,里面就讲到,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觉悟的心性,我们本来有,也就是《华严经》里讲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个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这是本觉。德相是什么?德能相好,德能就是王阳明先生这里讲的良知良能,相好是福报。每个众生跟佛没有两样,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语道破,为什么现在好像良知良能、智慧明德都不显了?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有妄想,我们本来有的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阿赖耶;有分别,我们原来有的妙观察智变成第六识意识;有执着,把原来的平等性智变成第七识末那识,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良知、明德就失掉了,这个失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本觉迷失了,但是虽然迷失,它是本有;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不觉本无。那现在要恢复你的本来有的本觉,去除你本来没有的不觉,这是有何难的事情?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去除,所以要下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就是前面讲的去恶为善,正其不正而归于正,这是格物。

  印光大师是民国的高僧,民国初年,净土宗的第十三祖。他在《文钞》里面对《太上感应篇直讲》写了篇序文,在序文上也谈到格物致知,我们也提出来做个学习。他讲到的跟蕅益大师、跟王阳明先生是一脉相承。印光大师说,「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着、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印光大师讲人性本善,这个性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本善是绝对的善,纯净纯善,它不是跟恶相对的,它没有相对的,没有对待。虽然我们有这个本善的自性,可是现在对境涉缘,见到外面的境界,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在这些人事物的环境里面不加检察,迷失了,无明起来,然后就会起执着。执着是最粗重的妄想,我们讲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最细的,进而有分别,再进而有执着,一层比一层粗重。执着里面包括好恶,就是你喜欢、讨厌这些感情,七情五欲,还有种种的情见,在情执里面产生的见解。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埋没了本性,所以本善就不显,明德就不明,原来是正的,现在变成不正。这些人太多太多,比比皆是,所有凡夫都是这个样子的。

  印光大师这里着重提出执着,为什么?执着是最重的一种烦恼。如果把执着断了,这个人就成阿罗汉,他还有分别,还有妄想;等他把分别也断了,他就是菩萨;把妄想也断了,他就成佛。所以佛法里面讲佛、菩萨、罗汉,这是指三个学位名称。就像你的修学,你到一个阶段毕业了,你把执着断了,你拿到阿罗汉的学位,好比大学里拿到学士学位;你把分别断了,拿到菩萨的学位,好比大学里面的硕士学位;你把妄想也断了,就拿到佛的学位,这是最高学位,像大学里面讲的博士,这是最高学位。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这些佛菩萨的名号都是学位的名称,不同的佛的佛号、不同菩萨的名号,那是不同的专业。譬如说观世音菩萨专门显现大悲,大慈大悲,他是大慈大悲这个修行上毕业的;文殊师利菩萨表大智慧,大智慧这个法门里证得的文殊菩萨。所以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所有的佛菩萨,不是专指一个人,他就好像大学里面的数学硕士、物理博士、社会学学士,不同的专业就有不同的名号。你要是修慈悲修成功,你拿到菩萨学位了,那你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所以我们认识佛教,不能够产生偏见,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这里讲的明其明德、止于至善而已。修学的方式方法跟《大学》讲的一样,还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跟儒家、跟道家讲的没有两样,只是它讲得更详细。《大藏经》的分量比儒家经典的分量要多,儒家经典一般讲十三经,大藏经里面的经典是很多的,浩如烟海。印光大师讲,因为我们埋没了本性,所以,「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古来的圣人,包括儒释道的圣人,他们垂下的、遗留下来的教诲,留下来的经典,希望人依教奉行,最后能够恢复他的本来面目,本善本性。讲的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就是《大学》的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这是印光大师为我们总结出圣人教诲的纲领。

  什么叫格物?「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印光大师这里讲到格物,讲得非常具体,也非常容易懂,实实在在的。他说格物就是如格斗一样,像一个人跟万人作战。跟敌人作战,你跟他格斗,那要英勇无比才能战胜他们。这些敌人是谁?这里讲的物是指烦恼妄想,烦恼妄想从大方面来讲,包括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叫无明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执着叫见思烦恼,都叫烦恼,妄想就讲很细的烦恼。在俗来讲,你讲得太高,一般人听不懂,印光大师用非常通俗的话,这个物是指什么?人欲、物欲。具体而言,人的欲望包括五大类,财色名食睡。所谓财的欲望,贪财,色的欲望,名的欲望,食欲,睡欲,这五欲是盖覆我们本性明德的重障,与这些烦恼妄想的人欲战。这个人欲是烦恼妄想里面最重的一分,它属于执着里面,由妄想里头产生分别,由分别里面产生执着,由执着里面产生欲望,这是指最重的一分。印光大师教我们从这里下手,最粗重的烦恼那里开始格除,要跟他们作战。这就是朱熹朱夫子所说的,要灭人欲、存天理,就是跟它们作战,必须要有一番刚决不怯之志,刚强、果敢,不能够退怯。战胜万军不难,战胜自己的欲望才是真正大英雄,没有一番刚决不怯的勇气,很难收到实效。欲望现前,诱惑现前,为之所动,为之所转,叫心随物转。那就不叫格物,被物给格掉了,自己成为了物欲的奴隶,怎么能叫格物?

  印光大师这里讲的格物,有没有跟蕅益大师、王阳明先生讲的有出入?没有出入。蕅益大师讲的格物是在最高的圆满的层面来讲,叫唯心识观。唯心识观就是明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我们心识变现出来。明了之后,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必须要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这样才能够转你的宇宙人生,把这境界转好、转正,这是格物。要不然你只有这个认知,但是你不肯力行断恶修善,你那个唯心识观也是个空谈,得不到受用,而且你根本没有入这个观念。知行是合一的,你有这个观念,必定是有这样的行动,你真正能够懂得唯心识观,你自然能够努力断恶修善。王阳明先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他讲格物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去恶为善。印光大师讲得更具体,干脆讲,与欲望做格斗,最粗重的烦恼、恶,是我们的欲望,跟这个格斗,格除干净,才能恢复我们的本性。当然格掉欲望,这是第一步,格物;再往上提升要去掉执着,这是致知;去掉分别是诚意;再去掉妄想这是正心,你才能够真正大明其明德。所以他们三位大德讲的都是一样。朱夫子也谈到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他却没有跟格物致知结合起来讲,很遗憾。跟物欲格斗,确实最重要的,我们明了,就是要有立志。

  过去宋朝范仲淹先生,这是宋朝的名相,他在年轻的时候生活极其贫寒。因为自小丧父,母亲改嫁,嫁到姓朱的人家,后来朱家排斥范仲淹,他不得不辞别母亲去读书、去考取功名,在破庙里面苦读。历史上记载他是断齑粥,吃得很简单,每天煮一锅粥,凉成块了,然后划开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就一点野菜,用盐腌成的咸菜,把它切成一条条,叫断齑,断齑画粥。晚上苦读,衣不解带,五年都是如此。你看这是断欲,食欲、睡欲。后来在庙里面读书,有一天偶然发现树下埋着一坛银子,钱很多。对于这么清贫的范仲淹先生来讲,得到这坛银子那是多大的补给。可是范先生见到了,心没有动,还是把这个银子埋回到地下,也不去想它,也没有跟别人说,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继续攻读他的书本。这是什么?把财的欲望放下了。果然后来考上进士,做到了宰相,建功立业。而且他做宰相之后,依然是把自己的所有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支持那些亲戚和清贫的学子来读书,为国家培养人才。自己的享受降到了最低程度,到最后自己去世的时候,家里连买棺木的钱都拿不出来,为什么?全给布施掉了。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里面讲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格物。见到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你不会贪恋,不因自己不得志而忧悲。完全是心里只想着天下苍生、国家社稷,大公无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看看人家的气概,这是正气冲天,这个功夫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来的。如果不能够降伏住自己的欲望,他怎么能够做到?所以他的德之厚,福荫八百年的子孙。到了民国时期,印光大师最为佩服的两个人,一个是孔老夫子,一个是范仲淹,两个大家族历代都有贤人,真是所谓的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功夫就是格物而来的。

  致知,印光大师解释,「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所以这个致知,讲到是推极扩充自己本有的良知,跟王阳明先生讲的是一样。这个知,印光大师讲的是我们爱亲敬兄之良知。爱亲是孝,敬兄是悌,孝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明德,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自己本具的良知。而这里印光大师举出孝悌,就是用这个根本来表示所有的德能。

  《论语》里面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所以这是良知。良知不是由教而来,父母教他,老师教他,不是的,也不是自己学来的,是自己本有的。只是常人在日用平常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没有加以省察检点,就迷失了这个良知,起了贪瞋痴的习气,所以会随物所转。物是境界,包括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诱惑一来,心就动了,见到顺境的时候,见到自己喜欢的就贪;见到逆境,见到自己讨厌的人和事就起瞋恚,就发脾气。这是随物所转,心随境转,乃至我们孝悌的良知都失掉了。这个失也不是真失了,是迷失,就是它没有给你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我们的贪瞋痴的烦恼习气。这样,我们岂能够推极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所以印光大师不给我们讲很高深的道理,就让我们认认真真的从断除自己的烦恼欲望下手,先把这个断除掉。然后你才能提升,慢慢才能够推极我们的良知,去遍应万事。对一切事一切人一切物都用智慧,都用德行,就是不分别不执着,甚至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遍应万事而不受万事所转,这叫格物。涵养自心,自心是我们的真心,养我们的真心。真心的作用,孟子讲的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以印光大师说,「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明明德、止至善是我们的目标,恢复本性本善。下手处,印光大师给我们拉到很实在的地步了,格物,格除物欲;致知就是扩充、推极我们本有的孝悌良知。这些说法,把蕅益大师所讲的道理讲得更实在了,更能落实。我们真能在境界上锻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是格物,格物就能致知。你放下了那些烦恼、私欲,你的良知就能现前。所以才讲,致知在格物,功夫就在格物。

  我们又回到蕅益大师《四书解》里面,他还有句话在这里解释「古之欲明明德」这一节经文。他说,「又祇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这个明明德,明德是讲我们的自性本具的性德。在这里为我们讲,分成心、意、知,分成三个方面讲。我们凡夫的心意知是什么?就是第六、第七、第八识,这个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识,知是第六识。心意知这三种全都是妄心,识是妄心,不是真心。有妄心,明德就不明,现在要明明德,就得转我们的妄心,回归我们的真心。转妄心就是转识,回归真心就是成智。所以蕅益大师前面给我们讲到的,正心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诚意就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致知就是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这三识一转,前面五识也跟着转,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也一起转成成所作智。所以转八识成四智,这就是明明德,真心现前了,性德自然流露出来,自性光明显发,这是明明德。蕅益大师为什么单提出致知及明明德?实在讲,诚意也是明明德,正心也是明明德,一转一切都转。可是蕅益大师单提出致知,这是讲转我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要知道,只要第六识转了,其它七识跟着转。一个没转,其它都没转;一个转了,其它跟着都转。

  第六识是作用最大的,它是分别。由分别产生执着,所以罪魁祸首就是它。意识是什么?我们的思念、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判断、我们种种的分别,要把这些放下。意识是我们先要明白道理,就要靠意识的作用。像我们学到的四书,这道理搞明白,这是用意识,你没有意识你怎么能学到?先要用意识。学到之后,不要再执着它,把它也放下。如果学了之后,你执着,这就转成知识。朱夫子讲的,致知是推广我们的知识,扩充我们的知识,那是什么?他学了没有放下,那真的变成知识,他成为一个儒学大家、大学问家,知识渊博,但是他能不能转他的烦恼?他没有能转烦恼。我们看到他晚年遇到了种种的不幸,大家对他的误会,甚至有人恶意毁谤他、诬陷他,他很气愤。气愤是瞋恚,烦恼没有转,所以知识在这里不能帮你转烦恼。他是什么?是儒学大师,但是搞儒学能不能成就真正的圣人?圣人是转识成智,那不能够。要怎么样?把儒学换过来,学儒。学儒是什么?真正向孔老夫子学习,他是儒学的鼻祖,向他学,学得很像,最后能入境界,那就能够转烦恼。

  你看孔老夫子在「学而篇」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悦是喜悦,法喜,为什么?烦恼断除,法喜从内心里面不断的涌出来,不亦悦乎。为什么他能够不亦悦乎?因为他学了之后还要习,习是真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学了明白道理,你真得做,真得转烦恼,用智慧、用良知,把知识也要放下,最后你就真正做到致知,明明德你就做到了。你说孔老夫子他把知识放下了,何以见得?有个证据,在《论语.子罕第九篇》,孔老夫子讲过一句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论语》上的话,这话什么意思?孔老夫子把自己的境界说出来了。他说,我有知识吗?就是你问他,你有所知的东西吗?他说老实话,无知。孔老夫子难道没有知识吗?不是,他这里讲的无知,是他把知识放下,不执着知识,这是真正的致知。他转了,把第六识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这个就是无知。无知是什么?智能现前,有知识这是障碍智能的。没有人问他的时候,他是处于无知的状态,心里什么事都没有,空空如也。这是佛法里讲的般若无知,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所以底下说,有鄙夫问于我,有人来问我的时候。鄙夫是代表我们凡人、一切众生,向他老人家叩问。这时候它就起作用了,无所不知,你问他,他都能给你回答。就好像一个钟一样,里头心是空的,你敲它才能响,它自己不会响,你得敲它它才响,所谓「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

  圣人都是这样的,心里面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心中无有一物,这真正格物做到了极处,有一物他就有障碍,自性的智慧明德就不能够圆满的现前。而《论语》这里讲得好,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在问的时候他还是空空如也。就好像大钟,你敲它的时候,它里头也是没东西。不是说你不敲的时候它才空,敲的时候它里头就有东西了,不是。你敲它也好,不敲它也好,它里头还是空空如也,自始至终还是无有一物。六祖惠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什么都没有,都是空,自性就是这个样子,本自清净。所以你叩问它的时候,还是空的,还是处于无知,可是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知跟无所不知是一不是二。我们细细去体会那个钟响的样子,你敲它,大敲一下,它响的声音就大,小敲一下,声音就小。那个声音的大小是它自己主动出来的吗?不是。我们众生有所感,它就有所应,它所应的,就是回答一切众生的话,怎么回答?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是鄙夫有的,这两端是讲什么?他有分别、有执着,就有两端,有二。譬如说他有善和恶的分别,有是与非的分别,有正与邪的分别,他有这两端,他不能圆融,他很多问题来问夫子。夫子是什么?随顺他的分别执着来回答他,这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而回答他,目的是竭,竭是什么?去除干净,把他的两端,分别执着去除干净。为什么?因为他失了本心,有妄想分别执着,也就是他不能够致知、诚意、正心,现在把他的分别执着给他去掉,也让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其明德而已。所以能够亲民,亲民就是让民众、让众生也能够明其明德,自度度他,止于至善。

  所以我们才知道,原来夫子也做到了致知。他在《论语》说这句话,就是表明他已经入这个境界,他确实明明德,转识成智了。我们学习儒家的学问,关键是在这个实学上着力,不是只学个词章文句,道理能够讲出头头是道,可是没入境界,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那就是属于鄙夫一类,不是圣贤。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把这一节经文就学习到此地。

  这节的经文为我们显示出「妙修之叙」,先给我们开示,希望能够明明德于天下的人,这就是讲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人,他下功夫的方便有个先后的顺序。先要治其国;而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必先致其知;而致知的功夫就是格物。讲到彻底的功夫,下手方便,就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古来大德们说法有不一样。以朱子为代表的学说认为,格物是穷尽物之理,就是你都要明白道理,道理要明白得透彻,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推广我的知识。所以朱子所说的用功下手处在于学习,增长知识,明白道理,然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而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前面也分析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有这个福分来学习钻研知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智慧,能够通达明了宇宙真理,所以这样下手是很不容易。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格物是什么?是有正确的宇宙人生观。这个物就代表着宇宙和人生,人生是我们自己,是正报;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是依报。所以格物就是用正确的宇宙人生观念,佛法里叫做唯心识观,这种观念是什么?明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自己心现识变,不出自己心外,心外无物。所以圣人修行,能够反求诸己。而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自己自心变现的,这才能够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断恶修善,这是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改造宇宙的方法。断恶修善要从最粗重的恶那里下手,断欲望、断贪瞋痴慢这些重大的烦恼,放下烦恼、妄想、欲望。

  印光大师把蕅益大师的这种解释落实,他解释格物,说格是格斗,物是物欲,跟自己的欲望、跟自己的烦恼妄想做一番格斗,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够使内心的良知恢复。蕅益大师解释致知比印光大师解释得更深,印光大师是更契机,因为现前众生能够放下欲望就很不错了,他就能够恢复几分自性中本有的良知。而蕅益大师这里解释致知是讲得究竟圆满,能够把内心中所有的烦恼都放下,转烦恼成菩提。所以致知是什么?转识成智,识是烦恼,是我们的妄心;智是智慧,是真心作用。所以致知、诚意、正心,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是分别转六、七、八识成为智慧。所谓转八识成四智,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这是正心;转第七识,第七识是执着,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第六识意识是分别,成妙观察智;前面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就转成成所作智。这是真正致知,致知即是明明德,让自性性德圆满现前。

  我们还引用了王阳明先生「大学问」里面的讲法,他的讲法跟印光大师讲的基本是一致的。阳明先生也是把格物解释成「正内心之不正,以恢复其正」,这也是断恶修善的意思。致知便是恢复、扩充本有的良知。

  所以学习了四位大德的解释,我们还是觉得蕅益大师、印光大师和王阳明先生的说法很有道理,我们采用这样的解释。朱夫子的解释我们做为一个参考,但是这个落实是很难以下手的。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