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学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关键词:大学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朱子在《大学章句》里面对这句话解释得很简短。他说,壹是就是一切的意思,『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底下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正心以上,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桩事情就是修身。齐家以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是举此而措之耳。这个措当做施行讲,举此就是修身。你修身做到,那你推广出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顺理成章,就这个意思。所以修身是本,根本在修身。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地位的人,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庶人是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根本,而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治国、平天下这桩事情,不光是天子(我们讲国家领导人)才能办到的,每个人都能办到。所以古德才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就是庶人,平民老百姓有责任。为什么有责任?实在讲,这个天下是我心所变现的天下,所以我能够正心修身,就能治国平天下。这种理,朱子开解得没有那么深,可是按照逻辑推理,能想象得出来。由修身而得齐家,齐家而能够影响到国家、天下,这就是治国、平天下。

  但是这个道理蕅益大师解得深。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这是给我们说明为什么经文里出现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这句话。前面经文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个人想要明明德于天下,这个人是什么人,是不是专指帝王,专指那些有身分、有地位、有能力的人?不是,它没有单指。但是怕人误会,所以经文特别又给我们明示出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能做到,特别点破这一层。所以「大学」是每个人都应该学,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庶人都能做到。这里举出历史上的几个例子,特别给我们举出治国平天下的人,原来都是庶人,都是平民老百姓。「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传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这几个故事我们有必要给大家做个说明。

  舜,这是上古时代大舜,他叫虞舜,是尧王的继承人。相传舜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而且他的父母对他很不好,因为他自己亲生的母亲早逝,父亲叫瞽叟,娶了后母,后母偏爱自己的儿女,亲生儿女,跟瞽叟一起虐待舜。舜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也是跟着他父母一起来迫害舜。在舜二十岁的时候,他就以孝行闻名,为什么?因为即使父母虐待他、迫害他,他都能够坚守孝道。所以尧听说有这么个孝子,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仅使自己的妻子跟全家都能和睦相处,而且能够处处表现出高尚的品格。譬如说当时他在历山耕种的时候,相传他在那里耕种没过多久,就感化了当地的人民。大家都被他的那种礼让的风范感化,纷纷都能够礼让,把田地都让给别人。后来尧听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赞叹,他听说舜所谓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为大家都仰慕舜的品德,都亲近他,正所谓有德者必有追随者,「德不孤,必有邻」,所以一年他那个地方成为一个村落,两年成为一个乡镇,三年成为一个都市。

  所以尧听了之后很高兴,赏赐给舜很多的衣物,还有牛羊,甚至给他修筑了房舍。当舜得到这些赏赐以后,他的父亲瞽叟和他的弟弟象就很嫉妒,想要杀掉舜,霸占他的这些财物,而且象还想把他的两个妻子都霸占。结果他们就想方设法,一开始骗舜上了仓房,底下点火,把梯子一抽,他下不来了,想把舜烧死。可是舜很有智慧,早就想到他们俩有这么一招,所以他事先准备了两个斗笠,当火起来的时候,他就拿两个斗笠像两个降落伞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没死。后来他父亲和他弟弟又把舜骗到井里头去干活,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舜在底下,瞽叟和象在上面填土,想把舜活活埋死在里面。可是舜也早有警觉,他事先已经在井底挖了条通道,通出去。所以当瞽叟和象埋上土之后,他们以为舜就肯定死了,没想到舜从通道通出去了,而且躲了几天之后,又回来见到他的父亲和弟弟,跟他的家人见面。难得的是,他家人这样迫害舜,可是舜心里没有丝毫埋怨,报复、怨恨都没有,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最后把家人全部感化了。

  尧最后请舜出来帮他治理天下,把王位都让给了舜。舜做了天子以后,用他的孝德感化天下,真正做到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孝经》里讲,以孝治天下。他原来是庶人、平民,凭着他真诚的孝心,也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这真诚的孝心,就是圆满的做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他格物,把所有的烦恼妄想都放下,一心行孝,甚至父母弟弟对他如此迫害,他心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感情波动。这个情况普通人做不到,我们推测舜也做到了像蕅益大师这里讲的破人我执、破法我执,他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

  在《金刚经》里面有段故事,是释迦牟尼佛说他自己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在树林里面遇到了一位暴君,叫歌利王,无缘无故割截他的身体。怎么割截?凌迟处死,一刀一刀把他的肉割下来。忍辱仙人这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他能忍耐。《金刚经》上讲,如果这时候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稍微有一点,他「应生瞋恨」。这种辱一般人怎么能忍得了?他能忍,因为他破了四相,所以他能忍。没有破四相,他忍不了,会生瞋恨。那舜,我看到他的境界也跟忍辱仙人相仿佛,他也能忍。杀他的是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弟弟,而且三番两次要把他置之于死地。如果他此时也有四相,稍有一点,应生瞋恨。但是他不生瞋恨,说明他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了我执,格物做到。格物他就致知,他就诚意,他就正心,转烦恼成智慧了。用佛家来讲,他这个是了了生死。所以他能够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一转一切转。蕅益大师前面给我们开示,心外无物,家国天下都是我心中所现物。我心正了,家国天下统统正。这是讲到舜的故事,他也能真正做到明明德于天下。

  底下第二个故事是伊尹耕有莘。有莘是古部落名,在现在山东省,伊尹是商朝初年的人,他辅佐汤王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以后又辅佐汤的两个儿子和孙子即位。汤的孙子叫太甲,太甲继位以后,曾经因为不遵守汤王的规定,横行无道,因为伊尹是德高望重,重权在握,所以把太甲流放。这是历史上我们国家第一位帝王之师,他把皇帝流放,自己执掌政权,执掌了三年,让太甲在桐宫悔过,重新学习汤的法律。三年之后,太甲忏悔了,知道自己错了,改邪归正,伊尹又把他迎请回来复位,继续做皇帝。伊尹没有独吞大权,他只是帮助天子改过。所以太甲他自己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是他自己忏悔之后说的话。天作孽是什么?自己命不好,命不好还是可以改造,叫犹可违。如果自己造孽,那么就不可活了,你的命原来有福报也转成灾殃。这是伊尹帮助他觉悟了。伊尹当初在有莘耕种的时候,他也是一位平凡人,务农,到后来才受到汤王的重用。所以伊尹之所以能做到治国、平天下,他也是靠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

  这一节的经文。蕅益大师在批注这节经文当中,举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他批注的文字是这么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在这里,蕅益大师举出历史上四位人物,昨天我们讲了舜和伊尹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看傅说,「傅说在板筑时」。

  这位傅说是殷商王时代的一个人物。当时,殷商王武丁对于人才非常的渴望。武丁在继位以后,曾经三年没有理过朝政,他是在旁边观察了解,来思索如何能够复兴殷商的方略,所以这位帝王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帝王。因为当时商朝等级的观念很强,所以要做官必须是有一定的身分,贵族的阶层才能有机会做官,辅佐朝政,那些奴隶是没有机会当官的。其实,商王武丁在之前已经看中了一位人选,这一位就是傅说。他知道傅说可以帮他复兴王朝,但是要不拘一格去选拔奴隶做人才,那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和反对,因为当时傅说的身分是奴隶。武丁就想了个办法,因为当时商朝的上下对鬼神都很相信,所以武丁就自己编了一个故事,说上天托梦给他,给他推荐一位可以辅政的圣人,这个圣人就在他这个王国的边境里面。而且武丁还请人按照他梦中所见圣人的面貌了个人像。其实武丁早就结识了傅说,所以把傅说的形相画了出来,于是请人去找。结果终于找到了,傅说当时正在奴隶的群体当中做苦役。当时在黄河以南有个交通要道,这是运输的一个要道,因为那里地势常常会引起水淹,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就会冲毁道路,使得交通受阻。当时的人想不出办法怎么样来解决,结果傅说很有智慧,他就发明了一种板筑术。这个板筑术,其实就是筑路堤,防洪。结果筑的路堤非常的坚固,再也没有遭受到水难。后人也沿用这种技术来筑路、来造防,秦始皇建造长城,实际上也是沿用傅说的这种板筑的技术。我们知道长城到现在,两千年后还是如此的坚固,屹立在北京以外,北方。所以傅说当时就非常的有智慧,武丁仰慕他的品德和才华,通过这么一种方便把他就请回来了。请回来之后,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办法,结果傅说应对如流,而且条条切中要害,道理讲得极其深刻,使得武丁赞叹不已。于是便封傅说为宰相,帮助他治理国家,果然使商朝得以复兴,所以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傅说当时被武丁称为是圣人,圣人这个名词不是孔子开始的,傅说可能是第一人。这里说到的傅说在板筑时,当时他是奴隶的身分,这是庶人、平民,而且是平民当中最低贱的。但是他却能够不断的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诚意正心的功夫,因而总有一天能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下面一位也是这么一位圣贤,是姜太公。「太公钓渭滨时」,渭是渭水,渭水之滨,这是在水边,他钓鱼。我们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典故,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故事正是讲的姜太公。太公的原名叫姜子牙,也叫姜尚,他年少的时候非常的穷困卑贱,曾经做过很多种职业,做过钓鱼的、卖什的(就是卖东西的)、屠夫等等。所以在下层的社会当中,他磨砺自己的品性,正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艰苦的环境里面磨炼意志,而不会失去自己的志向。姜太公可以说饱尝了人间的甜酸苦辣、世态炎凉,所以对韬略方面确实很有造诣,这是他原来生活的基础造就的。当时是殷商王朝末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所以使得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也崩溃,民不聊生,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在商王朝西部有一个周国,周国的王就是周文王,他叫姬昌,「周文王」是他以后的名号,当时他还是那个周国的一个小国主。姬昌他推行仁政,发展经济,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家的势力日益的强大起来。而且因为文王的仁德,所以民众都仰慕,都归心,四边的诸侯也都依附于他。姬昌,就是文王,他求贤若渴,在天下广求贤能之士。姜太公听说有这么一位圣王,于是就知道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机会要来了。当时传说他已经八十岁,这是一直抱着大志向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施展他的抱负,正是大器晚成的这么一位姜太公。

  当时他听说文王在广求贤士,于是他就到了西周的领地里面,渭水,在这河边上钓鱼。边钓鱼,他就是利用这个机会静观事态的变化,等待机会出山。姜太公钓鱼是很奇怪的,一般人钓鱼的鱼钩是弯的,上面要挂着诱饵,才能把鱼钓起来,可是姜太公是用直钩来钓,上面没有诱饵,而且这个直钩还不沉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高高的举着钓鱼竿在那钓鱼。然后他还自言自语的说,鱼儿,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他这么做当然是有寓意的,他想钓谁?不是别人,想钓周文王,看看有没有这个缘分能够帮助文王来治国平天下。

  结果有一天,有个打柴的人路过渭水,就看见太公用这个直钩还离水面三尺在那里钓,就问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恐怕一百年都钓不到一条鱼!结果太公就举了下鱼竿跟他说,我跟你说老实话,我不是钓鱼,我是在钓王侯。结果这个话后来传到了姬昌耳朵里,就是文王。姬昌知道之后,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个高人,所以就派了一名士兵去请他。结果太公理都不理这个士兵,依然在那里举着直钩来钓,自言自语的说,钓啊钓,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说这士兵是虾子,小虾来胡闹什么!结果士兵回去禀告了姬昌,姬昌觉得大概这个士兵的身分不够,于是就派了一名官员来请太公。结果太公依然不理会,还在那钓,一边还自言自语的说,钓啊钓,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结果后来这话传到姬昌耳朵里,姬昌就知道了,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而且非得要自己亲自去请。所以他就带着厚礼,亲自到渭水边上来聘请太公。结果两个人遇到之后,谈得非常投机。

  姬昌这才晓得,原来姜太公真的是一位学识渊博、上通天下通地、满胸都有治国良策这么一位难得的贤人,所以就诚心诚意的聘请他出来。而且回宫的路上,姬昌亲自把姜太公扶上车,跟他一起坐车回宫,拜为太师,称为太公望。结果姜太公以后就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他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后来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灭掉了商纣王,把商朝推翻,建立了周朝。武王后来封给姜太公齐地,就是后来的齐国,所以他是齐国的祖先。传说姜太公一直活到了一百三十九岁,这是大器晚成。最难得的是,姜太公虽然年纪老了,但是他不堕青云之志,依然怀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且一直在为这个理想做准备。这种耐心、长远心,确实非常令我们仰慕、佩服,而且应该效法。特别是求学的人,不要急于去显露才华,要懂得韬光养晦,等待机缘再出山。这个机缘是什么?有人来请你,像文王他来请姜太公出山,而且是礼请,非常尊重你,这个时候你才得以施展你的才华。

  我记得我在过去上大学的时候,好像刚上一年级,十九岁,有一次跟班里的很多同学到广东罗浮山去玩。那边有些道观,常常都有抽签问自己的前程,问这些,当时我也好奇,抽了这么一签。抽到这一签,我是问前程,当时十九岁,正想着好好的去走好我的人生路。结果这一签就是「姜公遇文王」。我还记得这签上四句诗是这么说的,「久抱凌云志未舒,荷竿渭水钓游鱼,文王千里寻贤士,灭纣兴周任意如」。用姜公遇文王的这种先贤的榜样来指导自己的前程,我觉得也是很有意义。要懂得厚积薄发,不可很轻率、很浅薄的时候就出来,这样确实不容易得到成就,特别是做学问。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什么因缘,现在回头一想,自己已经走上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也有一个凌云壮志,希望能够帮助社会,用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转化人心,达到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但是凌云壮志有了以后,就得学习姜太公的精神,恐怕得等到像他八十岁出山,那你就能够真正施展。像印光大师当年,一辈子深入经藏,真正弘法是七十岁才出来,这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我们相信自己真有远大的志向,最重要的是,每天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功夫上下手,不断的修自己,总会有因缘能够帮助你落实志向、普度众生,我们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举出了这四位贤人的例子,告诉我们,「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这桩事情,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就看你肯不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肯」字很重要,你有肯的心,你就能够做得到,为什么?因为明明德于天下,不是外头的事情,全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明德自己本来具足,天下也是自己心性之所变现。所以你要把明德明于天下,只要从自己修持下手,你肯这么做,必定能做到。所以立志、发愿非常重要,立志和发愿就是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的动力。你没有这个志向,你就没办法有这个动力,你就不肯。所以学贵立志,大学之道最开始就得先立志,立志就是所谓的知止,止是什么?止于至善,立志止于至善,那么你后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自然而然。

  讲到格物,对我们现前的境界来讲,不能好高骛远。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所以下手处是修心,就得格除物欲,你才有可能将来明明德于天下,就是使天下人都明其明德,是从自己修持下手。印光大师的说法跟蕅益大师所说的格物意思有没有不同?在实质上没有不同。蕅益大师讲,格物是作唯心识观,就是认清楚宇宙万物皆是我心中所现物,这叫格物。这是在理解上、道理上我们能这样明了。那么下手处,当然你能够明白宇宙万物都是心中所现物,所以你要力行心中之善、力除心中之恶,这就是印光大师讲的格物,蕅益大师也讲到了。所以蕅益大师在解门、在行门都有涉及,而印光大师着重强调行门,格除物欲。

  他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因为在儒家也好,在佛家也好,确实也有一类人崇尚所谓的顿悟之说。譬如说有一类学者,他稍稍理解了一点本体这种概念,就认为只要一念回头,你不需要修持,立刻就能够证入本体,所谓顿悟,然后抛弃掉自己真正修持克己的功夫。那就不对了。那种所谓的解悟并没有帮助我们断烦恼,并没有帮助我们真正力行心中之善、力断心中之恶。更有甚者,可能会谤灭礼教、批评礼教,说礼教根本不需要,根本不用守礼,只要一念回头,这是最上乘功夫,就能顿悟,就能明明德,就能止于至善。这错了。所以印光大师在这里着重于行门,让我们从格除物欲下手,也能够避免这种狂慧之病。如果只有悟而没有行,那个悟就变成狂慧。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下面的批注,「盖以天子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经文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孝经》上给我们提到过五个阶级,所说的五等之孝,就是五种人他能够行孝。这五种人,第一是天子,第二是诸侯,第三是大夫,第四是士,士人,第五是庶人。这五等人可以说概括了社会所有的阶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无论你身分的高低,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是可以明明德,而且都是以修身为本。所以蕅益大师讲,如果以天子为中心来讲,那么公卿乃至庶人,就是其它四等阶级,都是他(这个他是天子),都是这个天子明德中所幻现的物,因为你是以天子为中心。譬如说你是天子,那你周围所有的人,包括整个社会、整个天下,实在讲整个宇宙都是你明德所幻现的现象。这个明德就是讲自性,自性能现,宇宙环境就是你自性所现出来的。这个物,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矿物,所有的物,而且包括精神现象,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都属于物,物包括很广。

  所以「自身为物之本」,这是讲到,假如你是天子,你周围所有的人都是你所现的,你这个身就是物之本,家国天下是物之末。本和末,这是用大树做比喻,本是根本,那个大树的根,末是那些枝末,它的枝叶花果。所以我们把这个本末弄清楚之后就知道,要修先修哪一个?先修身。这是举天子为中心来讲。如果我们以庶人为中心,随便找一个人,平民老百姓,「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这个道理也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以任何一个人为中心来讲,他的周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他的枝末,他自身是本。为什么?每个人他的自己心中都能化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所有的人事物,是我这个心性所变现的世界里的人事物,那他的呢?他的也是他的人事物。那我们会问,我跟他在一起,他是我心中幻现的,我又是他心中幻现的,到底哪个是主?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在《华严经》里面讲到,这叫重重无尽的法界。每一个众生,他的心都幻现出一个宇宙,众生跟众生在一起,实际上这些宇宙是重迭的。我在他的宇宙里面,以他而言,我是他幻现的,他是主我是宾,他是本我是末;以我为主而言,我是本他是末。因为我们有共业,所以我们互相看到;如果没有共业,两个宇宙它们不会有重迭的部分,互相看不到。为什么?法界不同,你的心不同,法界就不同;你的心相似,你的业相似,所以你的法界就相似。大家看起来好像都在一起,实际上你是在你的法界当中,我是在我的宇宙里面,互不干涉。那么宇宙,你就可想而知,有多少?无量无边,这叫重重无尽的法界。

  下面蕅益大师说,「须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为本也」。须知,是我们应当知道,下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是哪一类的众生。名位不同,而明德同。名位是讲他的相,相上有区别。这个相是讲他的福报、他的智慧、他所生活的环境,各各不一样,没有一个众生是完全相同,为什么?因为业不一样,无始以来所做的业不同,所以他的果报怎么会相同?大家能够差不多的,只是他们的业果相似,相似,不同。虽然在相上不同,可是明德同,明德是讲他们的自性,自性是一不是二。这个自性也称为法身,经上讲,「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现在佛是已经成了的佛,未来佛是还没有成的佛,包括我们在内,共同一法身,用这里讲,共同一明德,共同一自性。明德既然同,所以亲民、止于至善也同了。所以《大学》里面讲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不是三纲,它是一不是三,只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同一桩事情。明德是讲自己觉悟了,亲民是帮助众生觉悟,止于至善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两者都圆满,这才叫至善。这桩事情,一切众生都一样。

  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成佛了,讲了一部《华严经》,这是最开始的时候说的《华严经》,《华严经》是他第一部讲的,他在定中宣说。他成道时说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个奇哉奇哉,是佛叹息,太奇妙了!原来一切众生都有佛的那种智慧、德能、相好,只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智慧德能相好。这个智慧德能相好就是这里讲的明德。明德是相同的,众生与圣人没有丝毫的差异。差异如果说有的话,是相上的不同,就是这里讲的名位不同。为什么有名位不同?因为有修德不同。修身,凡夫他没有修身,所以明德就不明;圣人他修身到了圆满,所以明德圆满的显明。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性德就是明德,修德就是明明德。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要以修身为本,「各各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各各皆能明其明德。这个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你肯修身,你就能明明德;你不肯修身,你这明德就不明,统统都是自作自受。

  下面蕅益大师说,「前虽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唤作物故,以致诚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这里说到的前面,前面是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是略略的给我们点示出来而已。然后又告诉我们,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最后要做到诚意、正心、修身,而诚意、正心、修身,必先要致知,而致知又在格物。说到这个修学的次第,但是没有为我们指明下手的方便处,就是该如何下手。这个道理是明白了,物有本末,好像也是明白,致知在格物,好像也明白了,格物要格在本上,物有本末。那得格在本上,本是什么?在这节经文就告诉我们,本就是身。所以格物要格到本上,就是修身。所以「的指」就是的确的、明白的给我们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这就把格物落实了。原来物之本是身,格物要以修身为本。那为什么不说诚意、正心和致知?因为诚意的意,正心的心,致知的知,它们不能叫做物。心、意、知,这个不属于物。

  在佛法里面来分析就很明了,我们讲八识、六根,六根前五根才是物质的,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前面五个,眼耳鼻舌身才叫做物,物质;意根就不是物质的,它是精神。这里讲的心,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这是讲的第八识,意是第七识,知是第六识,这个都不能叫做物。所以它这个本,不讲致知、诚意、正心,而是说修身。修身到底怎么个修法?就是致知、诚意、正心,因为身之本是心,本中之本。所以这里讲致、诚、正,就是致知、诚意、正心,这些修行之事,「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这是把修身落实,修身是格物之本。怎么个修法?就是致知、诚意、正心。前面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这就是转识成智,把我们的一切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格去,格除掉,这身也就修好了。

  所以从我们读到蕅益大师这篇批注内容看到,明德、亲民、至善,不是朱夫子所说的三纲,而是一,这个一就是大学之道。所以《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就说尽了,它就包括亲民、止于至善。那后面也不是朱夫子所说的八目,八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是分开来讲的八目,它们也是一不是八。这只是讲什么?修行的次第,蕅益大师判作「妙修次第」。说有次第,但是它并不是分开,它是统一整体的一个修学的过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