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作者:佚名 全集:中庸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关键词:中庸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这个非常重要!尤其在座的青年们,将来要自己,包括国家、世界的人类在内,要想自己对于国家民族文化有所贡献,不管男女,都要特别注意!现在告诉你们,提供一个路子,是有一个路子:“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遵德性”,内养之学。拿现在你们在座讲,当然要参禅悟道,“遵德性”,先要求得内明之学。中庸讲的就是内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内明之学,明心见性,“遵德性”。

  你光是修道、开悟了,学问不够不行啊!——“道问学”。有道、没有德性,有道、没有学问,你不能宏扬、不能利他的。所以像佛家的菩萨五明之学,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了。先是内明,明心见性;然后世间一切的学问乃至魔、外道,世界上没有不清楚的,才是菩萨境界。那个佛教菩萨五明之学拿中庸来讲,“遵德性而道问学”。非常重要!

  那么这一句话,后来到了宋朝,理学家两派的争论。譬如陆象山这一派,陆象山是宋朝的大儒了,注重“遵德性”。历史上批评他CHAN,不是“笃”。什么思想?开悟、静坐、修定;见了性,学问自然好。朱熹这一派:“道问学”。啊,这个静坐修道啊,不容易开悟,不容易到达这个悟;必须要学问渊博了,集义之所生,最后才能到达。所以朱、陆,这个朱熹同陆象山的“朱陆争”。王阳明是走的陆象山的。那么,在中国文化学术史,所以讲王阳明啊、陆象山的“遵德性”。“遵德性”一派到了明朝晚年的流弊呀,“圣人满街走,贤人多如狗。”个个都觉得开悟了,就是像今天的佛学,禅宗到处流行,这个也开悟,那个也开悟,都悟到腿肚子里去了差不多,那******,那已经到了菩萨满街走了,贤人多如狗了!很可怕!所以“遵德性”的流弊。“道问学”的流弊呢?就是朱熹这一派,一直到了八股文章啊,**啊,之乎者也啊,写八股文章。然后像到了满清末期,说一个人都考取了举人了,功名还不错,结果到朋友家里,他说你要看什么书啊?《史记》。《史记》谁做的?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人啊?是哪一朝的进士啊?”那个朋友就告诉他,司马迁不是进士。“不是进士的书我不要看,那个不写书了。”呵!就是这个路线到达这种境界,这个文化**,不要***,不要**,所以非要推翻不可。这是满清末年的故事。

  所以啊,“遵德性而道问学”,两者要并兼。所以不管在家出家一样,内明之学立刻就做,痛下决心,非证道、非悟道(不可)!等于学佛的精神:不起此座。有这个决心,来学问。**行菩萨道,在过去很难哦!过去念书*文章好,像**大师啊,像**文章好,自然科学不一定好啊!叫他生到现在来,文章又要好、佛学还要懂、外文还要好,现在到了今天更难了。越到后世,菩萨就变成萨菩、萨菩了,就越来越难了!所以****不敢来了。像你们学佛的更要大才了,所以没有大才下世了。不单文章好,悟了道,文章好,诗词都不行啊,你行吗?我都会,都很高明啊!现在啊,诗词都不行,你再把外文、中文、日本文,样样科学,什么学,考古学啊、灵魂学啊、什么学,鬼学都要来耶!“道问学”包括了那么多。

  “致广大而尽精微。”你要这样,就是你们做学问的基本。要想担负起中国文化,要致广大、渊博,古今中外学问无所不知。你的知识要渊博,修证的也要渊博。你要学佛、学道,修魔道你也要知道啊!不然你怎么教化魔啊?那你说我佛魔不要来往,跟谁两个来往?要度众生,魔不是众生啊!什么叫众生啊?哦,好度的才度,那好度要你来度干什么啊?真是的!学佛都没有学清楚,对不对?佛法之所以在世上,就是要度人,不能度的你能够度,那才是佛的境界。要怎么样做得到呢?“致广大”,胸襟广阔,还不够;“而尽精微”,你那个修养专精,专精到了什么?圣人境界。精而微,不可思议的最高的境界,你证到了,不可思议。所以,“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个尽就是什么尽呢?你翻过来,前两天讲过的:“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就是这个道理。到了这个境界,你就是圣人,圣人的境界才够得上这个精微,“致广大而尽精微”。

  那还不对,“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后是禅宗,**是禅宗大师们就到达了: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极高明而道中庸。”自己修养,就是大彻大悟成了佛的境界,没有个佛的样子,也没有讲自己是佛,非常平凡。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是最崇高、最伟大。所以佛没有说“我是世尊”,世尊是弟子们恭敬他,他没有。所以你看《金刚经》,他化缘的时候还光着脚,脚还沾着泥巴,地上泥巴也**,还洗脚,吃饭。他表示非常平凡。“极高明而道中庸。”非常平凡。

  中庸不一定讲平凡,平凡可以**中庸;中庸不一定光是平凡。你如果说我只要平凡、不要高明,那不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者,在行为上一切合适,恰到好处;随时随地很合适,恰到好处。所以人家解释中庸是马马虎虎,你说:吃饭不吃饭?“无所谓。”究竟吃不吃了?“无所谓。”这不是中庸啊!那不是中庸。

  中庸者,是中(zhong4)庸。合适,随时随地合适。所以平凡才是中庸之义。不过我们解释呢,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讲行为的修养。你尽管悟了道,学问崇高而伟大,不要有傲慢之态,不要有自我崇高。有自我崇高一点点观念,你那个道没得讲了,已经完了!非常平实。这三点要千万注意,“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三个是大要点。

  除此以外,“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要多读书,要多了解历史、多了解文化,一切书都要读。要“温故”,温习过去的。传统的文化,不管他儒家、佛家、道家、中国、外国,你不要说“我只要中国的,外国的没有”——不要轻视了西方文化,人家也有五千年哦!你不要一言而概之哦!不要冒昧呦!

  我经常批驳西方文化,但是你们批驳我也不大愿意指导你们。所以同学们老师都**帮助,或许再学几百年差不多。那些批驳不对嘛!西方文化不是没有东西的,所以你们随便讲……我们大家都是中国**毕业的,土头土脑、麻木不仁。所以这个你也没有对西方文化深入,出去留学三年五年、五六年就算学完了,你懂个什么啊?那一方面都没有看到。那是骗骗我们、骗骗老土,那我这个老土不受骗的啊!有一个回来,我照样骂:我们晓得你在那里……看了这个人啊,充其量出去到外面到台湾然后到台大,就在罗斯福段门口那个摊子上坐坐,反正那个地方就是转来转去,就是那一圈。孔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白宫的门口你站都不敢站,上流的社会影子都没有,一、半个朋友都没有,看你那个样子都不像!****自大,净是骗人。那些深层的文化,瞎摸一下,我们自己摸了中文几十年,还没有搞清楚,你去搞了五六年英文去就懂了?除了上帝相信,我是不相信,呵!对不对?想想看!

  好!那我们大家都二十几岁,你搞中文还搞不清的。都是中国人,吃中国饭、读中国书,**,还搞不清楚;你去搞了十几年、五六年就通了?那么容易通?!我们拿一个胶皮管,从太平洋通到大西洋,还免得,走路过去就好了,那叫通了!那么简单?!

  所以呀,学问之道要“温故”,好好地研究,温习;还要“知新”,不要落伍,要跟着时代,而且要超越时代。所以你们注意啊!现在天天坐在这里研究老庄啊、中庸、大学啊,你“温故而知故”啊!你去做古人去吧!中庸上反对的,下面就有:“生乎今之世,行古之道,灾及其身者也!”现代人要想返古,就落伍,绝对是错误的!中庸下面以后就讲到了。所以圣人之道头脑不行啊!所以这里告诉你“温故而知新”。你要接受了过去文化的宝贵历史,进步、才能够推动,才知道旧的路,开展新的路。这是非常重要!

  就是宗教也一样,你要接受旧的、古老的东西,把古老的东西,我们经常给他们法师讲:二十一世纪马上来喽!这一套是决定搞不住哦!靠这个装样子学佛吃不开呦!这个装样起来以后,人家看到躲开远了,那就不行,要接受,要使人家接受。

  ****清净,这就是要研究了。所以呀,光是温故,很多老前辈们只想搞这个温故,我就反对。——不知新。“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最后,自己个人的人格修养,要修养好,非常敦厚、厚道。“崇礼”,礼者文化的精神,礼仪、文化的精神。人类文化的精神要敦厚,做人就是要厚道。厚道并不是学笨——包含一切、包容一切。所以能有这样伟大。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