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如何读懂《论语》?

作者:夜小紫 全集:论语评论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题主】

“读懂”在这里是指,可以有一些登堂入室的理解和心得这样的程度。

【高票回答】

如何读《论语》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大的命题。题主问的还是读懂,这就在读的基础上更深一层了。几位老师的答案角度各自不同,我也来斗胆回答一下,我的角度可能更偏向个人化一些。

第一,对于我个人来讲,要读孔子之书,首先应当排除偏见,把自己心中的一些既定结论暂时清零。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不读孔子之书,不知孔子其人,而大言炎炎,动辄说孔子是腐朽的,儒家的礼教是吃人的云云,提起来就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会大放宏论,论述儒家对中国文化的荼毒。

这些东西,都是阻碍你去读书的。【结论尽量不要从别人那里得来,而要从自己得来】,这是我个人的第一个心得。初中的时候看一些杂书,虽然没读过,但是心目中对孔子很不屑,后来高中的时候,因为参加一个国学夏令营,要写一个论语心得,遂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读,这么一读,就发现自己之前是有多么的愚蠢和浅薄。

读懂的第一步,是排除一切干扰性的因素,去读它

去读原书,而不是满足于听二手货,于丹说如何如何,南怀瑾说如何如何,北大工农兵学院怎么说,那都是二手的。

第二,开始读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一个好的版本的,在此推荐钱穆先生的注和杨伯峻先生的注。我初读是读的杨伯峻先生的本子,获益很多,注释精确且晓畅,后来读《四书章句集注》,回过头再看杨先生的注,获益简直不能更多。

这一个阶段,是读懂文意。不能说我不会走路就先飞起来了,任何上升到思想的东西,都必须建立在我读明白了文意的基础上。

第三,了解历史背景和关注故事性对我的的帮助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夫子从一个平板化的印象立体成了一个人。这个阶段对我个人非常重要,因为一切说教性质的话,在我当年看来,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虚伪的。因为我很质疑这样的说教有没有用。这种思维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我觉得论语嘛,不过是本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这本书作为小学初中写作文必备神器,家慈让我背了很多,我对这本书遂产生了极其强大的逆反心理,觉得都是飘着的话,没用的话。

我读论语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夫子厄于陈蔡之际,颜回的:子在,回何敢死。

我一下子就脑补出了那个年代里他们一行人是如何面对那样的苦难,他们为什么要面对这些,于是我去找来了背景资料,去读了孔子世家,查了各种百科,想了很久之后,没有别的,我只是觉得感动。这种感动,逆转了我对论语即名人名言的心态。从此,我读河不出图凤不来,读知不可为而为之,心里的感触较之之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同样的,在读的过程中,我又无数次觉得夫子是一个很可爱很可敬的老头子。譬如我第一次读到:伤人乎?不问马。我觉得夫子要破纸而出,完全是真实的个体。又如我读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想一下那个面,不知道为啥就觉得他真的很可爱。

把夫子真人化,是我很重要的点。

第四,真正深入。

在我们经过之前的经历,理解了文本,与夫子同悲喜之后,要真的读懂,就需要进一步拓深进去。拓深的方式很多,一字一句的训诂是拓深,论语成书的源流是拓深,思想体系的建立是拓深……方式有很多,我觉得自己说真的读懂了,那是骗人的。一本论语可以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譬如,论语是夫子的语录,从这本书出发,了解夫子的思想体系,三礼首当其冲,由三礼反观论语乃至诗书春秋,贯通一气,真是我辈心向往之的事情啊。

再如,我很感兴趣的一点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儒家的源流,包括礼的建立更深的意义,比如儒家本是宗教而来,为何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角度都是很有趣的。

总之,要读通,很容易,要读懂,我觉得很难。要想登堂入室 ,其实是和写诗一样的,你先得扫除以上我说的种种偏见,绕开一些常见的弯路,只要你是有求知欲的,而且会为之付出思考和时间,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关键词:论语评论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如何读懂《论语》?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