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第十讲、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

作者:猴哥 全集:孙子兵法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第十讲、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

重点解析金句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第十讲、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

上一讲,我们讲了第四篇《军形篇》。《孙子兵法》第四篇是形,第五篇是势,形势就这么来的。这一讲,我们就开始进入《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势篇》。

《兵势篇》主要讲了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原则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分战法;

二是讲了什么是形,什么是势,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势”怎么用?

这一篇,我会针对这两个层次的内容,用两讲来讲。这一讲,我们就讲六个字 “以正合,以奇胜” 。

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话可能是《孙子兵法》里面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但是 “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是奇偶的奇,不是奇怪的奇。这也是《孙子兵法》里面被读错最多的一个字,读错了整个意思全变了。

“奇”古人又称余奇,就是多余出来的那一部分,就是奇兵,在关键的时候再用。简单的说, 奇兵就是预备队 。

正兵又是什么呢?曹操一句话就讲明白了, “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 ,所以这个“正”和“奇”就是一个先后的概念。

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双方的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他觉得决胜的时候到了,投入预备部队决胜,就是奇兵,这就是出奇制胜。

如果你把 “以正合,以奇胜”理解为正兵随便怎么打都行,关键是靠奇招妙计来取胜,那你不光《孙子兵法》没学会,你的价值观都错了。

关于用预备队决胜,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面也有同样的说法:

“双方留下的预备队的对比,往往是最后决定胜负的主要根据。一个主帅如果看到对方在预备队的对比上占有决定性优势,那么他就要下决心退却。”

《孙子兵法》说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说 只要你是战斗,就要正奇分兵。 “战势不过奇正”,战斗的方法就是奇正,没有别的。这就叫战术原则,只有这一种战法。

但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它排列组合是的变换无穷无尽的。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所以善于运用正奇转换,善于出动奇兵的将领,他的战法那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生”, 奇可以变成正,正可以变成奇 ,“如循环之无端,谁能穷之。”它是反复循环的。

正奇分兵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原则,叫分战法, 战斗一定要分兵 。不管兵有多少都要分,有几十万大军你要分,一个班攻一个山头也要分。

韩信背水一战的分战法

用正奇分兵的分战法去看,好多仗我们就看懂了。我们用韩信的背水一战来讲解分战法。

韩信以三万兵力,要去攻打二十万兵力的赵军。《孙子兵法》不是说以多胜少嘛,为什么二十万人会被三万人灭了呢?它的原因就在于“以正合,以奇胜”的分战法。

第一阶段:奇正分兵

赵军主帅陈余没有分兵,就二十万人在大营里面等着。韩信就用了分战法,在离出井陉口还有30里的时候,他半夜先分了两千奇兵出去,这两千人什么任务,一会儿再说。

大清早,他先派了1万兵力在河边背水列阵。赵军看见之后大笑,没见过这么列阵的,你一万人在河边列阵,我二十万人一冲,不把你全都挤到河里面喂鱼去了吗?当然,汉军也认识到这一点,咱们背后是水,无路可逃,那只有殊死作战,这就是背水一战成语的来历。

但是你不要误会了,如果背水一战只有这一支在河边列阵的部队,不管怎么殊死作战,也战不过二十万人,关键还有其他的故事。

战斗的第一阶段,两千奇兵半夜已经派出去了,现在我们不知道他在哪。清早一万人背水列阵,这一万人也是奇兵。韩信还有一手,他自己带了一支部队,估计一万人,作为正兵来跟赵军合战。

韩信是正奇分兵怎么分的? 一正两奇,一支部队上来合战,然后两支预备队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一支在河边的,是赵军看得见的,还有一支没人知道,两千人不知道现在埋伏在哪。

那么赵军有没有分正奇呢?你也可以说他分了,开战之前他没有分兵去堵井陉口,都在大营里面。现在,他一支军队出营作战,和韩信作战的是一支正兵。另外营里面还有守营的,这叫做预备队,是奇兵。

那么韩信的下一步,就是要把他在大营里面守营的预备队也调出来,叫他空营。

第二阶段:奇正转换

战斗的第二阶段,两军的正兵就合战了。史书上讲,大战良久,但是还是赵军的人多,看起来韩信支持不住了,开始败退。而且退得比较狼狈, 韩信大将的旗帜、战鼓、仪仗丢得满地都是。

他把这些东西丢在地上干什么?这是扔下了诱饵,引诱赵军的士兵来抢,特别是那些在军营里面待着守营的预备队,最好他们也冲出来抢。

韩信往哪退呢?他就往背水列阵的部队那里退,退到那之后,跟他们合兵一处,再杀回来死战。

这个时候韩信的兵不是一正两奇了,是一正一奇。他自己带的部队和水边的预备队合兵一处,再反过来合战,成了一支正兵。半夜派出去两千人是奇兵,还没出来,他们在等待胜机,胜机出现之后,他们再出奇制胜。

胜机怎么制造呢?就靠韩信丢在地上的那些大将旗鼓仪仗的诱饵。赵军看到仪仗都要抢功劳,能抢到韩信的大旗会得到很多奖励。军营里的赵军预备队就倾巢出动了,这时赵军手里就已经没有牌了,他所有的牌都已经打出来了。

韩信就等他所有的牌都打出来,韩信手里还有一张牌没打呢,就是半夜派出去的那两千人。韩信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的胜机出现了,出奇制胜的时候到了。

半夜派出去埋伏的那两千奇兵,出发的时候韩信给他们每人带了一面汉军的旗,这时候这两千人就冲进了赵军的军营,就干一件事,把赵军的旗帜拔掉,全部插上汉军的旗。

最后阶段:出奇制胜

韩信的正奇又是如何转换的呢?他那两千奇兵变成了正兵夺了敌营。这个时候赵军的士兵回头一看,自己的大营里面插的全是汉军的红旗,他才知道他们的军营已经丢了。他可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心里就慌了。

韩信的这两千人夺了赵军的大营,前面在战场上作战的赵军士兵就想要夺回军营。军营深沟高垒,有营门,有防御阵地,没那么容易夺回来的。赵军为了夺营往回撤退,韩信就变成从后面追。从后面追和两军正面合战,战斗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军后面被韩信追,前面又进不了军营,指挥就乱了,整个部队就在这一刹那间,心理就全部崩溃了。

韩信这一战就击破赵军二十万,斩了赵军的统帅陈余。而且活捉了赵王赵歇。

在这一战当中,我们就看到了,正兵和奇兵的运用, 韩信始终是有正有奇,赵军则是有正无奇。 如果赵军的军营里面有一支预备队,那么汉军的两千人是肯定攻不进去的。这就是“以正合,以奇胜”的意思。

守正出奇是误解

我们是不是经常听人说《孙子兵法》 守正出奇 ,中国好多知名的企业家都说我们要守正出奇。守正出奇是什么意思呢?《孙子兵法》里面没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天大的误解。

我觉得说这四个字的人是价值观有问题,他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守正就是平时我们要按规律来,按原则办;出奇就是关键的时候可以突破。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面说过一句话:

“制定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

《孙子兵法》是基本的战略和战术原则,你学了这个,你就要 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

你经常听到有人会说,这事原则上可以,那你就知道了这事不一定行。这事原则上不行,就是有门儿,有办法。 原则就是用来放弃的。

本讲小结

守正出奇,这就是违反兵法的原则的,不是一个好的价值观。我希望今天通过“以正合,以奇胜”,我们 不仅学到分战法的战术原则,也要学到原则是用来坚持的,不是用来放弃的,要始终坚持按原则来办事。

这一讲我们就到这里,下一讲我们接着讲《兵势篇》,咱们下一讲见。

划重点

1.“以正合,以奇胜”是指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到关键时刻,再投入预备部决胜。 2.只要是战斗,就要正奇分兵。“以正合,以奇胜”是战术第一原则。 3.有了原则,就要坚持。要始终按原则来办事。

关键词:孙子兵法

《第十讲、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第十讲、 兵势篇:战术第一原则:以正合,以奇胜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