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一起学习曾国藩智慧第二十四讲:疾病缠身,曾国藩超负荷取得卓越成就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猴哥带你一起学习曾国藩智慧》  第二十四讲、 疾病缠身,曾国藩超负荷取得卓越成就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二十四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天资平庸,不仅体现在智商上,他的身体素质也属于中下水平,志向虽然远大,却没有足够的体力配合,还没到三十五岁,曾国藩就已经出现了早衰的现象。

  道光二十一年,三十岁的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自己尽管没有从事什么高强度的工作,耳鸣却日渐严重,到了第二年,情况加剧,以至于在家书中都有记载——总以耳鸣为苦。

  三十多岁起,曾国藩还发现自己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说话,说多了就觉得累的不行,越往后这种情况越厉害,发展到只要连续说上十多句话,就立刻觉得“气不接续”。

  一、终生疾病缠身

  三十五岁起,曾国藩得了一种困扰终生、给他带来无尽痛苦的疾病:皮肤病。身上开始大面积长藓,其色白,遍布全身,“大者如钱,小者如豆”,奇痒异常,抓烂作痛。

  曾国藩的皮肤病很有名,因此还出现了很多传说,比如说他是“巨蟒转世”等等,用今天的医学知识判断,曾国藩的皮肤病有两种可能,一是神经性皮炎,二是银屑病,不论是哪个,情绪紧张、精神焦虑及过度劳累都是重要的引发原因。

  从曾国藩的家族病史来看,并没有此类皮肤病的先兆,因此,之所以患病,应与他数年严厉自我管理导致的精神长期紧张有关系,越是焦虑疲惫越是容易复发,到了道光二十八年,他在家书中写道,只要稍微用脑过度,立刻就会引发皮肤病。

  另外,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还有失眠,咸丰七年,曾国藩因为向皇帝伸手要官,反被解除兵权,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抑郁难解之余开始持续失眠,在那之后,这一症状跟随了他的一生,即使成眠,每晚至多能睡三四个小时。

  因为劳累过度导致的疾病还有眼疾,曾国藩常年晚睡早起,习惯于在晚上读书治事,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他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一辈子,由于传统的照明设备灯光昏暗,很伤视力,曾国藩早在三十二岁就发现自己患上了眼疾,三十六岁就开始戴老花镜,四十六岁以后,戴老花镜也不起作用了,到了晚年,曾国藩仍然坚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一天能工作十六个小时。

  数十年透支目力,虚岁六十的曾国藩,右眼突然失明,左眼看东西也是模模糊糊,按今天的标准,曾国藩此时可以算作盲人了,对一个脑力工作者来说,脑力和目力是最重要的两项能力,失去任何一项,余生都将极为痛苦,因此失去右眼对曾国藩精神打击甚大,到了晚年,曾国藩尤为担心自己彻底失明。

  二、取得的主要成就

  1.文学成就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写的古文,深宏骏迈,有汉赋气象,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的弊端,为后世所赞。曾国蕃学习桐城派的文风,但有所变革、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限制,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就是《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2.军事功劳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创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次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后沉静自省,重整旗鼓,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如虹;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曾国藩入南京后,信守对将士们的诺言,「……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李圭:《思痛记》)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明,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后人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3.思想学术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曾国藩还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依着气学的思路,曾国藩认为,天地万物均因禀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元。在禀气而生这个意义上,天地万物是“同体”的。

  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圣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气质又最清且厚……”

  4.处世交友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5.疆场竞斗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6.治家方略

  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员中人人孝悌的原则。孝容易理解,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在曾国藩家书里,一般都以为他给孩子写的信最多,事实上他写给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曾国潘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比如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这样的父亲,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曾家子弟为什么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7.书法作品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曾国藩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走过了一条由泛而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他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竖起了一面承唐继宋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帜。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

  8.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第一个现代造船业的船政大臣,中国航海人才培养的先驱者之一,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睿智者。

  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国藩家族有脑血管病的基因,同治十年十二月十日,曾国藩出现中风的征兆,会客时,右脚一度麻木,到了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曾国藩突发脑溢血亡故,为这个国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他是活活累死的。

  勤奋一生的结果,除了办成无数大事外,曾国藩还留下一部《曾国藩全集》,一千六百万字,这还只是曾国藩保存下来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散佚,可以估计到的是,曾国藩每年写作六十万字左右,仅是家书,曾氏家书自道光二十年始至同治十年止,三十二年间现存一千四百五十九封家书,约一百一十万字,平均每年写了七十三封家书。

  上天赋予他的智力与体力,本来只够他完成一生事业的十分之一,他却通过“勉强”,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越过了极限,每天承担着超过常人十倍的工作量,发挥超出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逼迫着他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即使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应该承认曾国藩是一个英雄。

  普通人如果身患曾国藩这样的多种疾病,不要说难于建功立业,能够维持正常生活都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曾国藩却带着一身的病,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大不朽之业。因此,曾国藩的一生,是典型的“船小载重”,“小马拉大车”的一生,“强”与“勤”二字支撑着他成为古今第一完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连毛泽东都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作业: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二十四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关键词:曾国藩智慧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猴哥带你一起学习曾国藩智慧第二十四讲:疾病缠身,曾国藩超负荷取得卓越成就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