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溪上

元代 / 赵孟頫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译文翻译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小溪上清风阵阵,小溪边柳絮纷纷。小溪中春水清澈,看不到一丝沙痕。

翩翩白鸥无心飞过,燕子却知岁华又新。

五彩楼船只是昨日梦幻,谁家凤笙龙管乐声纷纭。

我常想起过去的东陵子,也想寻觅田园,种瓜青门。

注释解释

1.溪:即诗人家乡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苕溪。有二。西苕溪源出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南天目山北麓。东苕溪源于今浙江省临安县西北天日山南麓。东西苕溪于湖州市合流北入太湖。

2.白鸥无机事:《列子·黄帝篇》载:古时海边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白鸥,每天清晨到海边,常有成百只白鸥飞集他身边。一次这个人的父亲叫他去捉一只白鸥来玩玩,他再去海边,白鸥就不再飞下来了。

3.玄鸟:出自《山海经》: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据《礼记·月令》载,“是月(仲春二月)也,玄鸟(燕子)至”。故此应指燕子,其能知季节,春来秋去。

4.锦缆:锦制的缆绳,形容缆绳精美。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一说桅杆顶端尖锐如牙。

5.凤笙:笙形像凤,故古人称为风笙。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吟,故称笛为龙管。

6.东陵子:即秦末隐居不仕的东陵侯召平。《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亦作邵。

创作背景

《溪上》是元代画家、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怀诗,此诗首联写溪上风景,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景物“清远”的感受;颔联写诗人由所见的白鸥、玄燕而引起心中的惆怅;颈联急转,诗人不是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中,而是想到战前锦缆牙樯、凤笙龙管的繁华景象,如今时异事迁,化作灰飞烟灭。尾联写诗人欲常伴湖山,学秦末东陵侯召平隐居以了残生。全诗写得平淡隽永,有六朝诗恬然和平之致,且风格婉丽清新,自然入妙。

据《元史》记载,赵孟頫系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官至翰林承旨,在当时“南人”官员中深得元世祖的恩宠。因此招来人忌,经常遇到倾轧排挤的官场风波。至元二十九年(1192年),赵孟頫向元世祖请调外任,以集贤学士出知济南,曾在家乡住了一段时间,这首诗可能作于此时。

诗文赏析
[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首联点题,描绘家乡山水的可爱:“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作者有幸来苕溪游览,时值仲春,东风拂面,柳花飘飞,溪水碧绿,明净无沙,这是家乡的一大美景。面对这自然风光,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此处的“净”字,不仅写出了溪水的澄澈,也反映了作者心境清明。

颔联由景及物,继续描绘溪上的风光:“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这两句对仗工巧,感慨良深,当属佳联。燕子不违常规,确是信鸟,而人却不能既无机心又守信义了。联系作者在官场受到倾轧排挤的事实,这两句显然是寓感慨于写景之中的。

颈联承前,由鸥燕的自由联想到人事的盛衰:“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这一联是有所本的,出句来自杜甫诗“锦缆牙樯起白鸥”(《秋兴八首》之七);对句来自李白诗“凤笙龙管行相催”(《襄阳歌》)。不过赵孟頫并不是单纯模仿,而是富于创造,融注了强烈的感情色彩。“锦缆牙樯”“凤笙龙管”,都是达官豪富们旅游水上讲排场、比阔气的一种表现。然而,事物总是在变化的,“非昨梦”和“落谁家”,这一切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虚幻不定和难以凭恃的。这就在李杜原意的基础上作了升华,对豪奢淫靡进行了否定,有积极意义。

尾联由溪上美景唤起了回归自然的愿望“今人苦忆东陵子,拟向田园学种瓜。”这里所说的“今人”,主要是指作者自己。诗人作为宋朝的皇族,在仕元的“南人”中,他虽官职很高,但却受到几方面的夹攻。在赵氏族属眼里,他是“逆子”;在蒙古贵族眼里,他又是“贰臣”,常常受到排挤和打击,诗人请调外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次他有机会游览苕溪,为自然美景所陶醉,于是想起秦亡后隐居不仕的东陵侯召平,希望能像他那样,“拟向田园学种瓜”,隐居苕溪,以脱离官场的相互倾轧,享受自然之乐趣。

全诗写故乡即目所见及由此而产生的岁月流逝、世事多变的感慨,亦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思想。

作者介绍
[挑错/完善]

赵孟頫 :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详细]

赵孟頫的名句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溪上古诗原文翻译赏析-赵孟頫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