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李商隐《霜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即月里嫦娥。③婵娟:美好的姿态。

1:这首诗借助于霜和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描写霜和月的?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寄寓了诗人在浑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以及崇尚圣洁、耿直而不媚俗的高尚情怀。

2:诗人描写霜和月没有从霜月本身着笔,而是写霜月里的青女和素娥;用青女、素娥的“俱耐冷”和“斗婵娟”来象征霜和月的美好品质。这样,诗人不仅描绘出秋夜的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出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

霜月简析

《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诗人将静景活写,前两句生发出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这颇可看出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李商隐《霜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