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刘商《送僧往湖南》《送濬上人》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甲诗

送僧往湖南

刘商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乙诗

送濬上人

刘商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面,诗中有画。

E、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2.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1.C E(5分)【解析】C、应为澄明纯净的氛围,没有凄清之意。E、“实写手法”错,乙诗“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应是虚写的手法,是写诗人看庭院梅花即将开放,想象那时不见友人,却只剩下我一人独自在花下吟咏的情景。

2.(6分)异:甲诗写出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2分)乙诗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2分)

同: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却无离别诗的悲苦之情。(2分)

【解析】甲诗后两句写船行南湖,诗人内心与南湖风浪一般俱静,诗人以“秋水”喻心境的澄明通透,“莲花”喻人心洁净无垢,表达了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乙诗后两句写眼看着庭院中的梅花就要绽放了,只有诗人独自歌咏,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

赏析

此诗以送别为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地写出一位僧人的出尘风至。“闲”字表示他走出东林只是率性而为,所谓“得道即无著,随缘西复东”(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犹如白云无心出岫。此处“东林”也只是表示僧人所在的寺院是清净若兰。“日影斜”点出此时是黄昏。空旷的田野上,落日斜阳,稻田里倒映着云天霞光,还有僧人的远行只影。从“船到南湖风浪静”一句可知僧人已换水路前进。同时也以“风浪静”来比喻僧人心得寂静,如水无波。“波动则昏乱,水清则月现”,清水有照映万物的功能,好比清净心能生无边妙用。在此处,这泓清水,倒映出象征出离尘。全诗只是写景,但更是写僧人澄明皎洁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令人读之忘尘。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刘商《送僧往湖南》《送濬上人》阅读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