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王安石《见鹦鹉戏作四句》欧阳修《画眉鸟》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见鹦鹉戏作四句

王安石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

直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本诗一题《鹦鹉》,大约作于变法期间。 ②本诗写于诗人因党争牵连被贬滁州知州之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诗首句道出了诗人渴望在高耸云端的树木丛林间见到鹦鹉双翅翩飞、逍遥恣意的心声。

B.王诗第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展示鹦鹉被困金玉笼中憋屈烦闷的现实处境,也暗示了选择荣华富贵必然付出的代价。

C.欧诗第二句表面是写山花争妍斗艳,树木俯仰生姿,实际上是写鸟儿在花树丛中穿行舞动的情景。

D.欧诗前两句绘声绘形展示了画眉鸟千啼百啭,飞掠跳跃的情景,为后两句禁锢活泼生灵的憎恶和谴责作铺垫。

E.王诗第三句写出鸟儿只需要“鹦鹉学舌”就可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讽刺朝中权贵只懂逢迎讨好的丑恶现象。

2.两首诗在整体上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和注释内容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B E(B项,“选择荣华富贵必然付出的代价”理解错误。E项,王诗第三句是说养鸟人努力让鹦鹉学讲人话,却没人了解鸟儿真正的心声。意在表达鸟儿对自由性灵的渴 盼。)(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

2.(1)对比。通过鸟儿在林中的自由自在与被关笼中锦衣玉食,却内心烦闷憋屈的对比, 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2)托物言志(象征)。两首诗都以鸟自况,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但具体内涵不同:欧诗表达的是在朝廷党争牵连被贬的境况下,渴望挣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情怀,而王诗“举世无人解鸟言”,表现诗人在变法改革中“无人能懂”“苦无知音”的孤独悲哀。(6分,手法2分,内容解说4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王安石《见鹦鹉戏作四句》欧阳修《画眉鸟》阅读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