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范仲淹《郡斋即事》阅读答案及解析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郡斋即事

范仲淹

三出专城②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

范仲淹(989年-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 48 岁。②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

B.首句使用比喻手法,“如丝”写出了诗人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失意后容颜上的突变,暗示内心所受打击、怅怨之深。

C.首联次句拿“禅师”来正面衬托自己,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

D.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面具有相似性。

E.颈联写诗人赏菊、对月。“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健”字写出在雨中赏菊时兴致之高,“迟”字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

参考答案:CE(A项,“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有误,诗歌“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就属于描写的内容。

B项,“暗示内心所受打击、怅怨之深”有误,情感分析与整首诗歌的基调不合。

D项,“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面具有相似性。”有误,“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集于心中的万般愁绪无以排遣,在此表现了自己的伤时抒怀的愤懑之情,这与本诗的情感不同的。)

2.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 分)

参考答案:前一句直抒胸臆,后一句借典抒情,使用塞翁失马的典故,以塞翁自比。共同抒发了诗人不以升沉荣辱萦怀的旷达胸襟和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并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

解析

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这是考查诗歌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一般如下: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等)。“世间荣辱何须道”,直接表达情感,“何须道”显示诗人不把荣辱名利放在心上的豁达胸襟;“塞上衰翁也自知”,“塞上衰翁”运用塞翁失马的典故显示自己不把贬谪放在心上的旷达。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范仲淹《郡斋即事》阅读答案及解析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