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阅读附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透露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1分)

▲(2)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夏夜景象。(2分)

参考答案:

(1)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惊喜),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路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1分,紧扣“欢欣(惊喜)”“入迷”,意对即可)

(2)示例:半夜里,明月爬上山头,皎洁的月光掠过树梢,惊飞了树枝上栖息的山鹊,它们惶惶地在林子上空盘旋;一阵阵清风徐徐吹来,幽静的田野里传来清脆悦耳的蝉鸣声。(2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表达正确流畅 1分)。

22.“明月别枝惊鹊”中的“惊”字写得好,请简要赏析。(2分)

答: ▲

2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参考答案:

22.(2分)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1分)似写动而实写静,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营造了夏夜清幽、恬静的氛围。(1分)

23.(2分)抒发了作者怡然自得、淡泊潇洒之情。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阅读附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