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登缥缈峰阅读答案-吴伟业,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登缥缈峰     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等职,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写登上绝顶,看到太湖水耀眼明亮;句中“江湖”是偏义复词,实为“湖”,称“江湖”暗指归隐,表明在野的游赏。

B.首联下句写登山的感受,典出庄子的《逍遥游》,坐着竹轿上山,加上“虚无缥缈”的联想,所以有“御风行”的感觉。

C.颔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上句写登上山顶好像仍然被太湖水气所包围着,极言缥缈峰之高。下句写到了半山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太湖之广。

D.颈联上句写登上绝顶所见:眼前青草藩滋丛生,让人迷失登山的道路;由于夕阳的移动,造成阴晴的变换。

15.这首诗的尾联特别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方面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4.C(颔联上句极言太湖之广,下句极言缥缈峰之高)

15.吴王夫差的霸业完全消沉了,眼前只剩下枫叶芦花和钓船(大意1分)。尾联描写了萧瑟宁静的秋景,以景结情(表现手法1分,也可写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将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表现手法1分,也可写用典),借对吴王夫差亡国的慨叹,吊古伤今(1分),抒发了作者对明代覆灭的悲慨和故国之思(思想感情2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登缥缈峰阅读答案-吴伟业,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