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岁杪放歌(节选)阅读答案-李攀龙,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岁杪放歌(节选)

李攀龙

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

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注】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嘉靖三十五年,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到任不久,因难以忍受上司倨傲作风,辞官归乡,隐居白雪楼。岁杪,岁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中以“劝君”开头,直抒胸臆,既是诗人对世人的劝诫,也是诗人的自勉。

  B.诗人运用第二人称“君”而不用“我”,更有利于抒情,感染力、鼓动性也更强。

  C.末二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歌声疏拙,不合时宜,缺乏韵味,因为放歌非其所长。

  D.岁杪时分,最易令人心生感慨,这首诗正唱出了诗人的心声,如同诗人的自像。

15.中间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14.C(“缺乏韵昧,因为放歌非其所长”赏析不正确。末二句意为:纵然歌声粗疏笨拙,不合时宜,却余韵悠悠,别有所长。看似自谦,实则自负。)

15.反问、反复和对比。每大句均先运用反问,强调世人皆说“宦游乐”“有炎凉”;再以“君”弃官不恶、杜门不妨与之对比,表现出“君(诗人)”鄙弃官位、超凡绝俗的可贵品质。两个“如君”形成反复,一唱三叹,突出了“君(诗人)”的美好形象。(“对比”必须答出,其他任答一种即可。手法2分,赏析4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岁杪放歌(节选)阅读答案-李攀龙,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