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①,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②,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①深辙:大车所轧之痕迹,此代指贵者所乘之车。②周王传:指《穆天子传》,记录了有关周穆王的传说。

15.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夏”紧跟着暮春的时序,此时草木繁盛,枝叶纷披,将陶庐笼在一片绿阴之中。

B.“既已”、“时还”等字眼表明耕种既毕,收获尚早,诗人可以偷闲读书,别有兴味。

C.“微雨”、“好风”是细雨和风,润衣不湿,吹面不寒,增加了酌春酒摘田蔬的兴致。

D.“泛览”、“流观”意为泛泛而读,诗人并不追求现实功利的目的,因而读得不在意。

16.本诗中的“众鸟”,既可以看作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有所象征。下列诗句中写“鸟”也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7.本诗末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感到读书之乐的原因。(4分)

15.(3分)D

16.(3分)A

17.(4分)(示例)①读书环境美妙。坐在夏日绿荫中的庐室里,听小鸟欢唱。②有时间读书。耕种已毕,正值农闲,且和世人很少来往。③读书有物质基础。耕务完成,家中还有春酒和新鲜菜蔬。④读书时景色优美。有微雨和好风可赏。⑤读书的方式轻松愉悦。因求知怡情而“泛览”“流观”。⑥读书的效果好。诗人顷刻之间随书中人物出入往古,周游世界。[评分参考:本题4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答出3点给4分。(答出任意3点即得满分)。答案不能脱离“读书”谈快乐,且要有概括,只翻译诗句不能得分。作答只要能从作品中找到依据且能言之成理即可。]

翻译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