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夜坐阅读答案-文天样,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夜坐①

文天样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③。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①此诗写于文天祥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qióng):蟋蟀。③逶施: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从视觉落笔写眼前所见,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

B.颔联只从听觉落笔,动静结合。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这是静景的勾勒;秋夜清寒,凄切的鸣回响在四壁,这是动景的描写。

C.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句,表达诗人空有雄心,但想要实现理想似乎遥遥无期。

D.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的无比伤感之情,从内心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充满了消极的色彩。

B.前四句描写秋天凄寒肃杀之景,给人以凄凉之感。

C.后四句诗人慷慨悲歌,抒情言志。“逶迤”一词抒发了诗人对蹉跎岁月的无限感慨。

D.全诗沉郁顿挫,感情深沉,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答案:

(1)B

(2)A

【分析】《夜坐》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CD.正确;

B.有误,颔联从视觉、听觉落笔。

故选:B。

(2)此题考查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有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不是不知路在何方,充满了消极的色彩。

BCD.正确。

故选:A。

译文:

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蟋蟀回响在四壁。年轻人成了老年人,志向难以实现,但心中装有报国之志,还要闻鸡起舞准备驰骋沙场。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夜坐阅读答案-文天样,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