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长寿山居元夕阅读答案-元好问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統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面。  

【参考答案】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解析】题目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灯火”“荒村”“黄叶”“山”“雪”“门”等,抓住修饰语“微茫”“荒”“漫”等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将这种的情景描写出来即可。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所渲染的氛围“孤”;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一般情况下,感悟诗人的情感,一看标题,“长寿山居元夕”, 此诗既作于元夕,即正月十五元宵节;二看写作背景,从注释中可知,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且当时統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三看关键词,“荒村”“孤影”,借助意象,即可得出诗人表达的情感:母亲去世,蒙古军入侵,在此佳庆之际,家不团圆,国也破,由此可知作者对亲人的怀念,想到远山之外的金朝廷越来越受到来自蒙古铁蹄的威胁,作者虽身居山野,但忧国之思未断,同时也有对战争中百姓的同情,对敌军入侵的愤恨和痛心。最后总结即可。

译文

隐约的灯火闪烁昏黄,寂寞地陪同荒凉的山村,枯黄的树叶落满了山岭,厚厚的积雪拥塞着柴门。

三十九年的人生,经历了无限世事,只留下孤独的身影,相伴我度过黄昏。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长寿山居元夕阅读答案-元好问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