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辛愿《乱后还三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4~15题。

乱后还①三首(其一)

辛愿②

兵戈为客苦思乡,春暮还乡却自伤。

典籍散亡山阁冷,松筠憔悴野园荒。

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

邻里也知归自远,竞将言语慰凄凉。

【注】①这首诗写于金室将亡时,作者在一次战乱后,从流亡途中回到故乡。②辛愿,字敬之,生卒年不详,金末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思乡”与“还乡”相承,“苦”与“伤”并提,表达了“近乡情更怯”的感受。

B.颈联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傍晚时分看到的冷落景象,流莺在深树间啼鸣,春燕在寒意中掠过短墙。

C.邻里的同情和宽慰,源于作者流亡的遭遇和眼下的处境,也是他们善良和淳朴的体现。

D.全诗对“乱”及“后”在词语上多有照应,如“兵戈”“散亡”“憔悴\““凄凉”等。

15.这首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 A(“近乡情更怯”表现的是一种因极度思念家人,在将要回到家时反而担心家人命运的矛盾心理,与首联表现的回乡后看到故乡荒芜景象而内心感伤的心情不符。)

15.①领联写战后故乡荒芜之景:作者的藏书散乱遗失,松竹被毁,小园荒芜。②衬托(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伤感,含蓄体现了战争的无情。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中“春暮”“还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自伤”之情,一个“荒”字,也为下文继续描写荒凉之景做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辛愿《乱后还三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