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诉衷情》《玉楼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415

诉衷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玉楼春

无名氏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小楼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面对烂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情态异常,“香阁浓睡”。一“恼”字,承上贯下,使词意陡生顿挫。

B.“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牵系”既形象地表现了柳丝的特点,同时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

C.“柔情胜似岭头云”与“别泪多于花上雨”两句中,情是泪的内源,泪是情的外现,一情一态,两个比喻,对仗工致,且曲尽传神写照之妙。

D.“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上句变实为虚,抽象的感情成了可染可画的形象体。下句既实又虚,“丹青”既指图画,也喻忠贞不渝之情。

15.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答:

答案:

14.D(变虚为实,将具体的情感形象化为眉黛含情、丹青难画。)

15.(1)前词开篇所写之柳是雨初霁后的青青杨柳,柳丝纤细,柳烟疏淡,景象清新柔美,(1分)所写之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1分)柳是情感的触发物,同时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1分)

(2)第二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门前路旁在东风中摇曳的柳,(1分)所写之人是与远行之人在门前话别,依依不舍、留恋而又无奈的女子,(1分)柳是情感的寄托物,想“留”毕竟留不住,对人物形象起到正衬的作用,柳依依,情依依。(1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诉衷情》《玉楼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