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闻砧阅读答案-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闲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鹃鸣声凄切,最易引起羁旅愁思,猿啼凄惨悲凉,悲哀婉转,但诗人认为其声“不哀”“不切”。

B.“游子”漂泊异乡,月明之夜驻足徘徊,忽然阵阵凄苦砧声,撩拨他心中的哀弦,令人肠断欲绝。

C.捣衣妇并非专为惹动游子愁思才挥棒捣衣,砧声无意,而闻者有心,阵阵砧声,游子愁白头发。

D.本诗不雕章琢句,以质朴的语言,倾诉胸中的感情。诗人独辟蹊径,自出机杼,写得真挚感人。

1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15.A。解析:诗人说它“不切”,其实不是真的“不哀”“不切”,这是为了烘托砧声,杜鹃声“哀” 猿啼“切”烘托出砧声更“哀”更“切”。

16.(1)烘托。杜鹃声“哀”猿啼“切”烘托出砧声更“哀”更“切”。(2)虚实结合。诗人听到捣衣声是实写,联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是虚写,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联“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

后四句“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听到捣衣声(实写),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虚写),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虚写)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闻砧阅读答案-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