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蔡温

清代诗人

蔡温(1682年-1762年),字文若,号鲁齐,和名具志头亲方文若,童名真蒲户,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儒者。蔡温在出任琉球三司官期间,对琉球的山川进行疏导,并制定了保护山林的一系列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农业、手工业的方针,使琉球王府的财政收入大为提高。此外,蔡温还制定了《位阶定》,对琉球的政治制度和位阶制度进行改革。蔡温被冲绳学学者伊波普猷列为琉球五伟人之一,至今仍受琉球人尊崇。

蔡温诗词作品
蔡温古籍名句
主要成就
[挑错/完善]

政治改革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日本江户幕府在全国范围内对诸大名进行检地,史称享保检地。这次检地导致了萨摩藩对琉球支配体制的强化,引起了琉球国内的极大不安。1728年(雍正四年),为了安抚民心,蔡温安排尚敬王率领305名士族巡视北山。这是在琉球历史上国王第一次巡视国境,增加了民众对王府的拥护。

1728年(雍正六年),蔡温取代马献图(名护亲方良意),成为琉球王府的三司官,这是继郑迵之后琉球第二位出生在久米村(华裔)的三司官。

1732年,蔡温在程顺则所制定的《中山王府官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位阶定》,对琉球位阶的升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蔡温将王族(包括国王、王子、按司)之下、平民之上的士族分为九品官和十八个位阶,即所谓的“九品十八阶”。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琉球灭亡为止。

宗教改革

在对待琉球神道的问题上,蔡温与向象贤相同,认为巫术恶俗已经深深影响了琉球人,且耗费巨大,主张对国内盛行的巫术进行禁止。1728年(雍正六年),尚敬王下令禁止巫术。此法令下达之后,琉球的世俗日渐归于正道。

文教改革

1732年(雍正十年)11月,蔡温颁布了民众言行的指导书《御教条》。这本书参照了和文学者伊世寄(丰川亲方正英)的读书笔记,涉及了民众所需要遵守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君臣关系、地主与农民间的关系,以及孝道、妇道、幼教、婆媳相处、敬老心得、勤俭、生命观、金钱价值观、破除迷信、国法、育民等。此后,《御教条》一书作为琉球的教科书,一直沿用到1879年为止。然而,蔡温所颁布的《御教条》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1733年,对蔡温改革政策不满的和文学者平敷屋朝敏、王府高官友寄亲云上安乘等人,向萨摩驻琉球在番奉行横目川西平左卫门的宅中投书批判这一政策。由于当时萨摩藩与琉球王府关系较为友善,这些书信最后辗转落入尚敬王的手中。蔡温得知后,上奏尚敬王,以谋反罪,将首谋者平敷屋朝敏、友寄安乘于安谢港磔死,同党十五人全部斩首,史称“平敷屋友寄事件”。通过此次事件,蔡温彻底铲除了亲日派的反对势力,为后来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治理山川

琉球北山地区的羽地大川因其曲直与水性相逆,每当大雨滂沱之时,往往会发生逆流的现象,多次决堤并毁坏当地的农田。1735年(雍正十三年)7月,羽地大川再次决堤,毁坏农田无数。蔡温奉命前往羽地间切治理该川。他“朝出夕归,依法决川,兼修农田,百姓大安”。当地百姓感激不已,建立《改决羽地川碑》以纪念他的事迹。琉球原本山林茂密,由于琉球人不知山林、田地的管理方法,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不少山林植被和田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琉球的财政收入多来自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如果木材缺乏,就无法建造进贡船,那时就要向萨摩藩借用木材,不仅增加了琉球对萨摩藩的依赖性,而且增加了王府的财政赤字。1736年,蔡温奉命率官僚对琉球的山林进行了考察,巡视各个间切,教授百姓治理山林的方法,先后历时5个月。蔡温先后制定了《杣山法式》、《山奉行所规模帐》和《杣山法式仕次》等法律,指导百姓如何治理山林,成为对山林管理的职行标准和处罚条例。条例对种植植被进行了奖励,对各家建造船只和砍柴为薪的行为进行限制,并严格禁止国内建造大型的船只丸木舟。此后,蔡温与其他两位法司又先后批准发布了《树木播植方法》、《就杣山总计条条》、《山奉行所规模帐仕次》、《山奉行所公事帐》四部管理山林的办法。这七部法律,再加上尚泰王时代的《御指图控》,被冲绳学学者统称为《林政八书》。

1750年,琉球王府的大臣们曾一度提出迁都名护、并在名护湾至羽地内海之间开凿运河的提议。但蔡温考察了当地风水,认为不适宜建设都城,力排众议否决了这个提议。蔡温在名护间切竖立“三府龙脉碑”,告诫后人不要迁都名护、不要在名护开凿运河,否则会破坏风水。

管理农商

当时琉球社会尊敬士族,轻视农民和商人。商税达到4贯或5贯,这被商人认为太过于苛刻,因此琉球商业萧条。蔡温执政后,鼓励农民和下级士族从事家庭手工业,并对他们施行了免税的政策。为了筹集资金,蔡温从中国引进了标会制度,这成为了穷困的手工业者唯一的融资管道。蔡温政策促进了琉球漆器、雕刻和陶器的销售和发展,使琉球的商业逐渐兴盛了起来。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琉球赴华的进贡船不必因为船只过于破旧而请求中国皇帝赏赐新船。琉球常闹饥荒,早期只有国王和贵族才能吃米,平民以凤尾蕉(苏铁)果实为食。1605年,琉球自福建引进番薯后,亦以番薯为主食。当时琉球的酒、面、豆腐由王府专门制造,禁止百姓私造,因此琉球的米、麦、大豆产量都非常低。蔡温执政后,废除了王府专制的制度,允许百姓进行制造。农产品的产量大为增多,王府财政也日渐转好。琉球虽有均分田地的法令,但立法未正导致地界经常变动,土地兼并严重。为缩小贫富差距,蔡温建议尚敬王对琉球全国的耕地进行测量。1737年(乾隆二年),尚敬王命令蔡温教正其法。同时,尚敬王命令三司官向汝辑(识名亲方朝荣)对全国土地进行长达14年的测量,划定地界,使琉球田产面积大为提高,这就是琉球历史上的“乾隆检地”。

发展科技

原先琉球的漏刻误差严重。1739年(乾隆四年)12月,蔡温奉命测量日影,改正漏刻。次年春分的时候,蔡温率领相关官吏在西原间切幸地村帽子峰测量日影,改定漏刻。1741年(乾隆六年)10月,蔡温等人改定结束,将漏刻仪器搬至首里城的漏刻门。这对琉球历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贡献。

外交政策

由于琉球远于清朝而近于日本萨摩藩,且又处于萨摩藩的附庸国状态之下,蔡温认为琉球迎合清朝是十分困难的,而迎合萨摩藩是十分必要的。在蔡温当政时期,琉球竭力保持同萨摩藩的亲睦关系。然而,在另一方面,蔡温对亲日派的政策却是十分强硬的。例如在1734年,蔡温就借平敷屋友寄事件对朝廷中的亲日派进行了彻底的肃清。次年,亲日派友寄安乘的哥哥毛秉仁也被免除三司官的职务,由向汝辑代之。

人物生平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早年事迹

根据《蔡氏家谱》记载,蔡温一族的元祖名叫蔡崇(字升亭),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是宋朝端明殿大学士蔡襄的后代。明朝初年,蔡崇奉命迁居琉球,成为闽人三十六姓中蔡姓的始祖。

蔡温是蔡崇的十一世孙。父亲蔡铎(志多伯亲方天将),任协理府总理司、紫金大夫,加授法司品衔。蔡温的母亲是蔡铎的正室叶氏真吴瑞。蔡铎的侧室真多满先生下长子蔡渊,后来正室真吴瑞生下了次子蔡温。因蔡温是正室所生,蔡铎欲立之为嗣。然而,由于蔡温生母真吴瑞的再三要求下,蔡铎最终立蔡渊为嗣子。蔡渊被视为嫡长子,蔡温则被视为嫡次子。

蔡温自幼即具有聪明的天赋。十二岁就成为了若秀才(位阶名),十五岁时成为秀才(位阶名)。蔡温在《自叙传》里称,小时候的他很懒惰,不好读书。这可能是由于父母之间对于立嗣子问题有分歧的缘故,导致了年幼时的蔡温具有叛逆倾向。十七岁时,蔡温奋发读书。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天赋,出任王府的通事(翻译官)。二十五岁时,蔡温因对儒学的理解十分透彻,成为专门讲解儒学内容和理性的讲解师。

赴任福州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年)2月,蔡温奉三司官毛起龙(识名亲方盛命)之命,以存留通事(现地翻译官)的身份,随耳目官向英(福地亲云上朝贵)、正议大夫毛文哲(许田亲云上),前往福州任职,同时肩负有学习地理的命令。同年11月,蔡温到达福州,居住于柔远驿中。

蔡温在福州先后共计三年,期间,他学习了中国的文化和经世治民的思想,以及山川治理之法。蔡温在福州便访名师,求学地理。幸遇长乐人刘日霁,蔡温“从他精学地理,悉受其秘书及大罗经一面。”他也在锦鸡山(今福州市金鸡山)的凌云寺拜师学习,偶然遇上了一位书院的“湖广隐者”,对他说,刚才读的书都是些没有用的东西,强调只有重视实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隐者的话使蔡温觉悟过来,并对后世他的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蔡温遂拜隐者为师,学习阳明学、朱子学和勤政爱民等思想。

出任国师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1月,蔡温归国,前往北山地区进行视察,后升为都通事、长史(管理与中国的文书往来,次于久米村总役)。

1711年(康熙五十年)4月,蔡温担任了世子师职兼务近习役,成为了王世子尚敬的教师。次年,尚益王逝世,尚敬即位,蔡温被授予了“国师”一职,琉球的国师一职自蔡温始。国师任内,蔡温根据先前圣贤的实学真秘,编纂了《要务汇编》,以后历代琉球国王皆以此书作为修德的指导书。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蔡温被授予胜连间切神谷地头职,称神谷亲云上;同年,因久米村距离首里城较远,不便于公务的缘故,蔡温一家奉命移居首里的赤平村。

解决冲突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蔡温被选为请封使团的副使,升任申口座一职,转授末吉地头,称末吉亲云上。同年11月,蔡温随正使夏执中(兼城亲方贤年)从那霸出发,在福州滞留六个月后前往北京。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蔡温升紫金大夫,称末吉亲方。同年6月,清朝的册封使海宝、徐葆光船队到达琉球那霸港。这时,琉球人与清朝的册封船队发生了冲突,史称“评价事件”。

在册封尚敬王的时候,海宝、徐葆光船队携带了大量货物,单单员役就有600余人,货物价值达3000银,为历届册封船队之最。然而当时正值清朝大开海禁之际,那霸港竟无外国商船到来。

随册封使团到达的从者不甘心大赔本,要求琉球王府购买这些商品。然而当时琉球财政十分窘迫,无法购买如此多的商品。这引起了从者的不满,500多名从者发动暴动,抢夺琉球百姓的财物。

琉球王府对此事相当重视,命蔡温同三司官翁自道(伊舍堂亲方盛富)就此事同册封使团交涉。蔡温向册封使团说明了王府财政窘迫一事,召开物价评定会议商讨价格,并收集国中有价值的物品卖给使团随行商人,骚动终被成功平息。翌年2月,册封使团离开那霸。蔡温这次处理事情的能力受到了册封副使徐葆光的赞赏,也受到了琉球王府的肯定。同年6月,蔡温成为了三司官座敷(有资格参选三司官的人),时年39岁。

晚年生活

1752年(乾隆十七年),尚敬王逝世。蔡温提出要退出政坛。由于蔡温的改革使琉球得到复兴,使萨摩藩从中亦得到不少利益,因此萨摩藩试图挽留蔡温。但最终蔡温于同年9月辞去了三司官的职务,由向杰(东风平亲方朝卫)代之。10月,蔡温获得了紫地五色花织冠的地位,这是在士族中的最高荣誉。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6月,册封使全魁、周煌的船队来到琉球时,蔡温再次负责了册封贸易物价评议的事务。次年,册封船队归国之后,蔡温正式退隐。1759年,蔡温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写成《自叙传》一篇。1761年,中国琴师徐傅舟来到琉球,访问了蔡温的府第,与蔡温抚琴相弹,蔡温遂写下了《琴论》一篇。

1762年(乾隆二十六年)12月,蔡温因病逝世,享年80岁。琉球国王尚穆王听说蔡温逝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与太王太妃、王太妃、王妃等人亲临其宅吊唁,赏赐大量银两、祭品等,葬于平良墓。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蔡温简介-蔡温的诗词名句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