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一丝不苟成语故事,成语“一丝不苟”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作者:一丝不苟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释义】

苟:苟且,马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用法】

形容办事认真仔细,丝毫不马虎。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儒林外史》:“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成语故事】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杀牛。一天,乡绅张静斋和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知县汤奉。汤奉设宴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将一些人士拼凑起来的五十多斤牛肉送给他。汤知县一向受贿,可上朝又有禁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问张静斋:“刚才有几个人送来五十斤牛肉,要求对他们的政策放松一点,你说我收还是不收?”张静斋摇头道:“万万使不得,我们都是朝廷命官,心中应只有皇上,不能收受贿赂,即使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也不例外。”并举例说:“洪武年间,有一次皇上到刘伯温家中造访,正巧江南张士诚送来一坛子小菜。刘伯温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坛子金子。皇上见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刘伯温贬为青田知县,不久又将他毒死。”汤奉听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理才好。张静斋说:“你可以借此事大作文章,把这个老者和那几个人抓起来,用一副大枷锁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并且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胆大妄为。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一丝不苟,一定会提拔你的。”汤知县听了连连称是。《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由清朝吴敬梓编著。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了“儒林”中一群人的丑恶现象,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即将崩溃的趋势。本书极富独创性,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一丝不苟,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一丝不苟成语故事,成语“一丝不苟”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