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口若悬河成语故事,成语“口若悬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作者:口若悬河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拼音】口若悬河kǒuruòxuánhé
【释义】“悬河”,瀑布。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
【出处】晋书·郭象传》王衍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主人公】郭象
【近义词】侃侃而谈、能言善辩
【反义词】沉默寡言、噤若寒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橡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关键词:口若悬河,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口若悬河成语故事,成语“口若悬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