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知难而退成语故事,成语“知难而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作者:知难而退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成语】知难而退

【拼音】zhīnánértuì

【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它们为了争夺霸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战争。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它有时依附晋国,有时又不得不依附楚国。公元前597年,郑国投靠了晋国。不久,楚王领兵攻打郑国,将郑国都城围困了17天,郑国招架不住,和楚国讲和,降服了楚国。晋国听说楚国进攻郑国,于是派荀林父、士会、那克、先琅、赵朔、蔡书等人领兵前往救援。晋国大军到达黄河边时,听说楚国已经与郑国讲和,订立了盟约。晋军内部产生了分歧,以中军副帅先彀为首的一批人想要继续前进,与楚军大战一场;以中军主帅

关键词:知难而退,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知难而退成语故事,成语“知难而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