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贪得无厌成语故事,成语“贪得无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作者:贪得无厌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拼音】贪得无厌tāndéwúyàn
【释义】贪:求多;得:指追求名利;厌:满足。贪图名利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心不足、贪滥无厌、贪无止境。
【主人公】智伯
【反义词】一尘不染、知足常乐
【歇后语】吃了五味想六味;当了皇帝想成仙。

【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关键词:贪得无厌,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贪得无厌成语故事,成语“贪得无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