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难兄难弟成语故事,成语“难兄难弟”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作者:难兄难弟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成语】难兄难弟

【拼音】nánxiōngnándì

【解释】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亦作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

【成语故事】

“难兄难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关键词:难兄难弟,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难兄难弟成语故事,成语“难兄难弟”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