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冒天下之大不韪释义

不韪.不是,错误。“犯五不韪”,可解释为:犯有五项错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

春秋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不算很大,但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家,但他的统治者却不能与邻国友好相处,特别是常常和比他强大的郑国争吵。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冲突起来。

息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马上下令出兵,去攻打郑国。

息国本身存在许多的弱点:一,不考虑出师正义不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小国入侵大国,三不与同姓兄弟国家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因而,在一开始就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息君虽然犯有这五项错误,却仍然毫不醒悟。他不顾一切地指挥息军前进,在边境地带与郑军激战,遭到惨败。

息君狼狈逃回,仍不甘心。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

楚国所灭。后人在评论息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时说.息君犯“五不韪”而仍然一意孤行,招致失败不是活该吗!

关键词:成语典故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主人公是谁?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