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历史文化探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典故介绍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演变为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接下来国学梦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在咸阳城外鸿门宴请刘邦,范增想乘机杀死刘邦。他在酒宴上曾三次用佩玉给项羽发信号,项羽犹像不决。范增请来项庄,叫他借机刺杀刘邦。

张良看破项庄的企图,叫樊哙保护好刘邦。刘邦见危机四伏,便借机溜出军帐,樊哙也跟了出来。刘邦对樊哙说:“没有辞别就跑回去行吗?”樊咐心急火燎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讲这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把剁肉的家伙全准备好,就要把咱们当鱼、当肉切着吃了),还告辞个屁!”张良忙说后边的事他去办。

刘邦军队在霸上安营扎寨,距鸿门四十里路。刘邦骑上马,樊哙、夏侯婴等步行,抄近路很快回到营地。张良估计刘邦已经转危为安,便泰然自若地进了军帐,他开诚布公地对项羽说:“我主经不得酒,已经回去了,命我献上一双白璧于大王足下,献一双玉斗于大将军范增足下。”项羽忙问:“沛公在哪?”张良实事求是地回答道:“已到达军营。”刘邦后来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

关键词: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历史文化探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典故介绍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