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成语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如何解释成语“打草惊蛇”?有什么典故?下面国学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打草惊蛇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关键词: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成语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