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成语二竖为灾是什么意思?二竖为灾背后的典故介绍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成语“二竖为灾”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国学梦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二竖为灾】故事的主人公:

晋景公 ,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

【二竖为灾】是什么意思?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二竖为灾】出自哪里?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二竖为灾】词语辨析:

【二竖为灾读音】: èr shù wéi zāi

【二竖为灾的近义词】: 二竖为虐

【二竖为灾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二竖为灾】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梦见体内有两个小孩,一个说名医来了快逃吧,一个则说躲到膏肓之间。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关键词: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成语二竖为灾是什么意思?二竖为灾背后的典故介绍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