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如何解释成语强弩之末?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如何解释成语“强弩之末”?有什么典故?下面国学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强弩之末

【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解释】: 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成语故事】:

韩安国,汉初人,汉武帝时任大臣。有一次,北方的匈奴派人来汉朝要求和好,武帝就和大臣们商议对策。有一个名叫王恢的人,认为匈奴反复无常,建议武帝发兵,把它彻底征服。韩安国极力反对,说道:“人家派人来同我们和好,我们反而进攻,这是不合情理的。况且,千里远征,路途跋涉,战线拉得很长,人马拖得很累,正如强弩之末,已势衰力竭,就连极薄的细绢,也穿不过去。我们出兵,未必能获胜!”大臣们都认为韩安国说得有理,汉武帝也表示同意,于是接受了匈奴的求和,建立了和睦关系。

关键词: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如何解释成语强弩之末?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