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如何解释成语前徒倒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作者: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网络

如何解释成语“前徒倒戈”?有什么典故?下面国学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前徒倒戈

【拼音】: qián tú dǎo gē

【解释】: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成语故事】: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兵计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响应。讨纣大军连克许多商朝城池,在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召开了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此时,商纣王正在和妃子饮酒取乐,忽然听到周武王进攻的消息,慌了手脚,匆匆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可纣王的前锋部队等战斗一打响,就倒转矛头,反戈一击,结果商军大败,血流成河。纣王逃回朝歌,知道大势已去,末日不远,就点火自焚了。商朝就此灭亡。前徒倒戈: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自己。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关键词:成语故事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如何解释成语前徒倒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