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
出处:《汉书·哀帝纪》 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 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释义: “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
解释: 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
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网络配图 战国中...
解释: 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
解释: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网络配图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释义 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 亲见可靠。 网络配图 故事 西汉宣...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
解释: 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闪。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左传》和《史记》都载有他的一些故事...
解释: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网络配图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
解释: 不满足于已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
出处: 《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释义: 形容成名较晚。 故事: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
解释: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网络配图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 “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 “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
解释: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网络配图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
出处: 《后汉今·明德马皇后纪》前过灌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士口游龙,仑头衣绿,领袖正气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释义: 这则成语从马太后诏书中的话简化而来,它形客...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
解释: 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皆:都。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
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
出处《汉书·杨敞传》 敝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 释义“浃”,湿透,出汗多,湿透脊梁。形容满身大汗。也形容极度 惶恐或惭愧过度。 网络配图 故事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
出处:《汉书·叙传下》 乐昌笃实,不能不离。遭闲既多,是用废黜。 释义:“挠”,弯曲,屈服。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 头。 网络配图 故事: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
出处《孟子·尽心下》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即隅),莫之敢撄。 释义“负”,依靠;“隅”,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 固抵抗。 网络配图 故事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网络配图 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
解释: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解释: 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退缩或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折:挫折。挠:弯曲。 网络配图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
解释: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网络配图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
解释: 顺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 网络配图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què),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
出处《淮南子·记论讯》” 百川异源,而险归于海。 释义 表示众多的事物汇集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 归。 网络配图 故事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
出处《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释义 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网络配图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
解释: 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沧海:大海,桑田:农田。 网络配图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姑余...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 网络配图 故事秦国的名...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网络配图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
解释: 比喻极有才华。 出处: 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斗,我得一斗,天下兵分一斗。” 释义: 比喻极有...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某些别人不知道的活动。(多指男女私通)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
出处: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释义: 比喻对人材的使用不当。 故事: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
解释: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解释: 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
出处: 《汉书·高帝纪》汉王数羽曰:“夫为人臣为杀其主,杀其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释义: “逆”,叛逆,“无道’’指不合封建理法。这刚成...
解释: 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无,没有。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
出处《易·系辞下》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释义 表示每个人或每件事都得到了适当的安排大家都满意。 网络配图 故事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 虑公主知道昭...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耳传》 网络配图 治书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释义 比喻达到某种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有一次,东吴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
解释: 对于别人给自己施与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答。图:谋求。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