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
处暑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
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辐射减弱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
煲药茶 处暑时节,我国两广地区有煲药茶的习俗。人们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煲药茶,处暑过后仍闷热,煲凉茶解暑热。...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 (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处暑后...
2019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18:01:53 2020年处暑时间 8月22日 23:44:48 2021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05:34:48 2022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11:15:59 2023年处暑时间 8月23日 17:01:06 2024年处暑时间 8月22日 22:54:48 2025年处暑时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或者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
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做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 夸张了,不过还是有一些道...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喝清茶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
喝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
立秋如何养生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
2019年立秋时间 8月8日 03:12:57 2020年立秋时间 8月7日 09:06:03 2021年立秋时间 8月7日 14:53:48 2022年立秋时间 8月7日 20:28:57 2023年立秋时间 8月8日 02:22:41 2024年立秋时间 8月7日 08:09:01 2025年立秋时间 8月...
立秋(Autumn Begins),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8月7-9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
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
秋社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
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
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由于秋老虎短期回热天气影响,立秋的后至处暑节气这段时间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说明:2088年立秋日期=[880.2422+7.5]-[88/4]=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200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我国古代时间平均法节气将立秋分为三候,每5天为1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 :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 :大地上早晨...
立秋歌谣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 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 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立秋农谚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古人认为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
诗咏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当代]徐书信 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 与君携手花间舞,夜露沾鞋又湿衣。...
2019年大暑时间 7月23日 10:50:16 2020年大暑时间 7月22日 16:36:44 2021年大暑时间 7月22日 22:26:16 2022年大暑时间 7月23日 04:06:49 2023年大暑时间 7月23日 09:50:15 2024年大暑时间 7月22日 15:44:11 2025年大暑时间...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
烧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食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习俗: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
(1)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
饮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大暑期间...
《 销夏 》 【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 夏日闲放 》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基础天气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