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没有人舍得在秋天离开北京

作者:佚名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

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老舍

这时节,北京的秋,

正是最繁荣的时候。

举目四望,天朗气清,

秋的味,秋的色,

秋的意境与姿态,

无一不值得细细品咂。

南方的秋也美,

但到底来得不够磅礴。

这几年,常居北京,

算是领略了些北国之秋的韵味。

北京的秋,

是故宫的红墙黄叶。

深秋,一定要去故宫,

寻个晴好的天,到延禧宫流连,

高大的银杏树金灿灿,

枝叶垂落红墙,阳光下摇曳。

秋风起兮,落叶纷纷,

待的时间久了,还能偶遇宫廷御猫,

落叶上打滚,或是眯眼小睡,

待烦了,几个纵跃,已到了屋顶,

迈着猫步,走到檐角,

和屋脊小兽并立,一同眺望远方。

仰头望去,

瓦蓝的天,没有一丝云,

黄色的屋顶,金黄的银杏,

组成了一幅最美的故宫秋韵图。

走在深秋的故宫,

时常会生出种种错觉,

落叶纷飞里,历史的尘埃被拂去,

故宫穿越岁月,成了紫禁城。

北京的秋,

是香山的一片红叶。

到北京的第一年,

秋风一起,就直奔香山,

去的太早,红叶未得赏,

幸遇好天气,登高望远,

北京城尽收眼底,叫人胸怀大开。

后来,挨到深秋再去,

漫山红遍,层林渐染,

极目远眺,红枫黄栌交错,

像一幅磅礴的五彩画卷,华美至极。

香山赏红叶,

早已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刻进骨子里的诗意情结,

望着红叶,北京仿佛还是昔日的北平。

北京的秋,

是颐和园的一泓秋水。

颐和园,有江南园林的秀雅,

秋色却是北方的疏朗辽阔。

北宫门进,过苏州街,到后湖,

一池秋水,倒映着火红的枫,

风过,吹皱一波斑斓。

穿过长廊,赏一池枯荷,

花残叶败,枝桠遒劲,

瑟瑟秋风里,亭亭独立,

风骨优雅,从容坦荡,

或是枯荷听雨,也别有一番意境。

日落时分,走累了,

就坐在湖边长椅,

看金光穿过横卧水中的十七孔桥,

湖面波光潋滟,远处水天一色,

美得惊心动魄。

北京的秋,

是天坛的美好期许。

天坛公园,每年都会在重阳,

摆上各色菊花,蕊寒香冷,

凌霜傲立,静待来客,

若得闲,一定要去看看。

最爱天坛皇乾殿北的银杏,

分列路的两旁,整齐划一,

秋风里,先是树顶叶尖染了黄,

再一寸一寸往下蔓延,

直到整棵树都变得金光闪耀,

人行其间,如在仙境。

秋天的祈年殿,

从远处看好像一把巨伞,

立在圆形高大的石台基上,

正午太阳在鎏金宝顶之上,

蓝天通透,格外壮美。

往后几日,

枫叶红,银杏黄,

蓝色琉璃瓦,晚霞醉人,

天坛的秋色越来越美。

北京的秋,

是校园的风华正茂。

某年秋天,

和朋友一同去了北大,

秋临燕园,染就一湖轻寒,

叶垂未名,浸出一片红火。

一泓清水,半池秋色,

枫藤不经意间已爬了满墙,

湖畔廊下,往来学子,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清华园里,

望叶红,聆秋语,

清光千里,天高云淡,

金秋黄了枝头叶,霜叶萧萧落满阶。

有人用相机,留下秋景,

有人用画笔,描摹秋意,

秋香沾染书香,平添一抹沉静。

北京的秋,

是胡同的烟火温暖。

这个秋,

不再往远处跑,

更愿意探寻胡同小巷。

清晨的胡同,

有市井的嘈杂和烟火温暖,

暖暖的秋阳,晒得浑身舒坦,

树叶凋零,却不萧瑟。

青灰色的四合院,

掩映在金黄的叶下,

滤出一地斑驳的光影。

自行车停在两侧,行人慢悠悠走着,

偶遇猫儿蹲在胡同口打盹,

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呼噜作响。

北京的胡同,

不经雕饰,保持原色,

那种恣意放松,最让人着迷。

北京的秋,

还是地坛的往事如烟,

天安门的庄严肃穆,

圆明园的悠悠叹息,

长城的恢弘和大气,

陶然亭的芦花飞扬,

钓鱼台的柳影摇曳,

潭柘寺的钟声袅袅,

……

北京的秋这么美,

哪有人舍得秋天离开啊!

北京的秋,

还藏在一锅涮羊肉里,

就着芝麻酱吃,越吃越暖;

也在街头的烤红薯里,

捧在手心可取暖,吃在嘴里软糯香甜;

更在那一把糖炒栗子里,

酥软甜糯,轻易熨帖了心;

……

住到了北京,

才真的相信老舍说的:

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

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这几年,北京的秋景年年看,

可总也看不厌,只因太过短暂,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深秋时节,

一场叶落,隐去喧嚣,

北京成了记忆中的北平,

而你,一定要来住住。

关键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没有人舍得在秋天离开北京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