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什么是真正的孝顺,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作者:佚名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曾如此感慨,自己对母亲的心意。

古往今来,对中国人而言,孝顺都是名人贤士的最大标识。

但随着你长大,父母慢慢变老,才懂得:真正的孝顺,不只是顺着父母,也要学会“管理父母”。

正如梁实秋所说:“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

01

管理健康,幸福安康

毕淑敏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这一辈子,虽然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抔黄土。

但如何管理健康,才是决定我们生命长短的秘诀。

所以,我们不仅要管理自己的健康,也要管理父母的健康。

之前看过一档节目,母亲不小心受了伤,因害怕耽误儿子的工作,就佯装不在意。

但是儿子却有些生气,一改往日的孝顺,上演了“硬核”的健康管理。

直接带着母亲,去了医院。

很多父母,身上带着强烈的牺牲感。

总是觉得只要孩子好,自己付出多少都不在意。

但是作为成年子女,却该把父母的幸福安康放在首位。

所以,不管父母是否情愿,子女都需要以更坚决的态度去管理他们的健康。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们怎么对待珍宝,就该怎么对待父母的健康。

02

管理生活,多姿多彩

有人说:“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忙着赚钱、忙着跟上时代的步伐时,父母渐渐落在了我们身后。

但我们也该适时进行一场“文化反哺”。

尝试去管理父母的生活,让他们晚年的岁月亦可以多姿多彩。

网上有一个吃货奶奶,今年已经100岁了。

她的家里人,就十分擅长去管理她的生活。

经常带着她吃香的,喝辣的,甚至会带着她去做美甲,见好友。

有人问她的百岁哲学,她说大概就是舍不得这多姿多彩的生活吧。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人生在世,最美好的,大概就是承欢膝下的烟火气。

不用锦衣玉食,不用金窝银窝。

但有子女在侧,有亲人在旁,那人生一定会格外有趣。

03

管理精神,乐无止境

古人讲究:“精气神,不老药。”

很多时候,一个人老去,并不是身体发肤的逝去,而是人生突然没了奔头。

觉得自己活下来,并不能帮子女些什么,而总是给他们带来烦恼。

所以,当我们慢慢长大,当父母渐渐衰老,我们一定要帮他们去找精神的支点。

这一点,邻居大叔就做的很好。

比如,一道菜没做好,就会去问问自己的老母亲,是哪里放得不对。

比如,家里装修,不会找设计师,而是让原来是木匠的老父亲,发挥余热。

老两口,还经常会在谁帮得孩子多一些中,比划比划,其乐无穷。

大叔是真的不会做菜,不能请人装修吗?或许希望自己的父母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当然,他们的支点,不仅仅是你,还有更多。

你可以帮他们寻找爱好,可以帮他们延续职业,可以帮他们建立更有乐趣的“精神世界”。

这样,他们说不定还能“返老还童”。

04

古人说:“人子孝顺心,启在荣与槁。”

真正的孝顺,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学会管理父母,亦是上策。

管理他们的健康,可以让一家人更幸福。

管理他们的生活,可以让一家人更多彩。

管理他们的精神,可以让一家人更乐呵。

关键词:国学智慧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什么是真正的孝顺,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