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张舜民《苏子瞻哀辞》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

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E.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1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

参考答案

14.(5分)BE(解析:B项“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悲;E项,本诗没有使用反复的修辞。)(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15.(6分)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墨石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张舜民《苏子瞻哀辞》阅读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