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黄庭坚《南歌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9分)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写作者同伊人离别在即,行船将发,表达两人难分难舍、无限凄楚的离别之情。

B.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内显得昏暗,室外榴花耀眼,开篇两句以黯淡之景渲染别离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C.本词以柳叶和梨花来比喻伊人的双眉和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了因离别而伤感的伊人形象,通俗而贴切。

D.结句作者写夜半酒醒,唯见月色皎皎、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如此写法颇具蕴藉含蓄之美。

15.本词与柳永《雨霖铃》皆为送别词,试比较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答案 B。B 项“黯淡之景”不正确,前两句描绘了室外繁茂明艳的景色,与室内暗淡的气氛形成对比,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话别双方感伤凄苦的心境。

15.(1)借景抒情。柳词通过“寒”“骤雨”等意象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黄词借“烟雨”“ 轻舟”等意象营造了凄迷的意境,表达了离别时的无限凄楚之情。

(2)虚实结合。两首词都写到眼前分别时的凄恻缠绵,这是实写;又都宕开一笔,想象别后酒醒的孤寂凄冷,这是虚写。虚实结合,把离愁别恨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评分说明:每点 3 分,其中手法 1 分,结合诗句分析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黄庭坚《南歌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