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王安石《次韵答平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答平甫①

王安石

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王安国为王安石长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

B.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谇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

C.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黄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

D.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

16.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解析】C项有误。颈联前句通过听觉,写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表现出环境的安宁幽静;后句则通过触觉,写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

16.范例一∶讲究技法角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高树厚厚的树阴不畏烈日骄阳(1分),欺凌傲视,赋予其人的行为和情态(1分),写出了树阴之大,严严实实遮蔽住阳光的样子(1分);夏日傍晚的花可以和春景匹敌不落下风,将晚花人格化(1分),写出了花之幽艳,景色之绚美(1分)。

范例二∶用字工稳角度(即炼字)。树阴欺压烈日,晚花胜过春花(1分)。一个\“欺\“字,一个\“敌\“字(1分),前者写出树阴铺天盖地的厚实且大(1分),后者写出晚花的幽艳之美无出其右(1分),突出了夏天花木的繁盛清幽,也写出了傍晚景色的生机与美丽(2分)。

(综合分析讲究技法和用字工稳也可据点给分,言之有理阐述到位即可。此外,按如下作答也可酌情给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夏日傍晚的花比春天的还要幽艳秀美,使意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对仗工整,形式匀称,节奏明快,表意凝炼,互相映衬,前后呼应,抒情酣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句赏析】抱壳之蝉在高树上鸣叫,声音是那样的凄惨。新来的鸟相互争巢,诘问责骂得正欢。诗句描述蝉鸣鸟叫之声,用拟人手法写争巢之鸟,说它们互相责骂得正欢,写得生动有趣。

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诗句描写了雨后夏日黄昏的宜人景色。诗人将夏日黄昏写得清静爽利,令人神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舒适环境的向往。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王安石《次韵答平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