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①、

高适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②。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③。

因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④心,无因见明主。

[注]①诗人高适隐居淇上时,曾乘舟沿黄河河道游览沿岸各地,此诗脚为当时所作。②游边地。③舄卤(xìlǔ):盐碱地。④献芹:典出《列子·杨朱篇》,此处指向皇帝进献嘉言。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自己由北而南的行程,表明下文所见之事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普遍现象。

B.“深觉农夫苦”总领中间六句叙述,直白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情感深挚沉痛。

C.五六句“虽”“犹”强调天灾不断点明了“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的根本原因。

D.此诗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并融叙事、抒情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不加藻饰。

11.结尾两句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0.C项,曲解诗意,错在“天灾不断,点明了‘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的根本原因”。从全诗来看,根本原因并不是“天灾不断”,而是租税的繁重。

11.(1)用典抒情(间接抒情)。诗人化用《列子》中“献芹”的典故,抒发自己虽有良策要献给皇上但却无法进见的苦闷之情。(2)直抒胸臆。诗人在前面描写了农民疾苦的基础之上,结尾直接抒发了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无法救民的愤懑心情。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