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①(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注)(①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通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景象,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衬托送别的悲凉心境。

B.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视听结合,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第六句写诗人遥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惆怅之情。

D.萧关、天山、昆仑山用来泛指边关,构成诗歌广阔的地域空间,显示出边塞诗浑阔的意境。

2、“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芜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

1、B这两句诗是诗人想象,并非真的看到、听到。

2、(1)相同点:都借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营造寂静悲凉的氛围,衬托思念之情。(2)不同点:①岑诗用“向月胡笳”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并以问句作结,想象到友人“不喜闻”而不得不“闻”的无奈、悲愁,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②范诗用“芜管悠悠”衬托成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以“霜满地”烘托,突显出将士们久成边地的悲苦心境。

翻译

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