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阅读答案与翻译-张孝祥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浣溪沙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词人身处宋金交战的前线荆州。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前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描写了秋日晴空、天水相连、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B.上阕先勾勒出一幅明丽壮阔的秋日图,又以“澹烟衰草”烘托出词人感伤的心境。

C.下阕抒写了作为爱国志士的词人北望中原的无限感慨,尾句中“挥泪向悲风”更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D.这首词词意悲壮,气势雄健,意蕴丰厚,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体现出豪放派的词风。

14.这首词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浊酒”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13.D

思路点拨“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错,整首词抒发的是词人无法收复失地的悲伤之情。

14.相同点:都有感慨现实艰难,难以实现心中志向的悲愤。(3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杜甫《登高》中还有年老多病的感伤;范仲淹《渔家傲》还表达出思乡之情;本词中还有对中原国土沦陷、

1、“挥泪向悲风”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动作描写。“挥泪”即以手抹泪向空中挥洒,作者通过这一动作宣泄胸中块垒,表现了作者难以言说,无处排遣,徒有收复中原、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又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翻译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此词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沧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阅读答案与翻译-张孝祥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