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秋山(其二)阅读答案-顾炎武,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秋山(其二)①

顾炎武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②

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③

楚人固焚麋,庶几歆旧祀。④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注)①本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南明苏州等地,当地军民奋起反抗,惨遭掠屠。②天狗:不祥之星宿,主灾难。③元、脰(dòu):皆指头颈。④据《左传》:吴军占领楚之麋城,楚人子期说:“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楚人遂焚麋城以战,吴师败绩。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山”两句:以景物烘托肃杀气氛,侧面写战争导致人间凄惨。

B.“天狗”两句:灾星降临、异象出现,暗指苏州等地兵灾的降临。

C.“楚人”两句:楚人固执地焚城,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

D.“叹息”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鉴古知今,生死关头就在今日。

14.顾炎武此诗沉郁悲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条简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13.C.“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错误,句意为楚人坚持焚烧麋城,打赢了仗,死者还可以期望享受以前规模的祭祀。此处作者强调要和敌人血战到底。

14.(1)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抗清的决心。以“秋花红未已”“归元”“断脰”表现江南人民的意志与抗争;

(2)表现对敌人侵略暴虐的憎恨之情。诗人将清军比为“磷火”、“天狗”、“白虹”,表现鲜明的憎恨;

(3)坚信自今开始,君民同心,不懈奋斗,终会有胜利的一天。诗中以勾践得到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要坚持战斗和必胜的信心。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秋山(其二)阅读答案-顾炎武,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