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赤壁怀古阅读答案-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C.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D. 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16.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15.D.(第一、二联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具体分析”的表述也不够准确)

16.(1)内容:①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②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情感真挚。

(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任选两个角度,每个角度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赤壁怀古阅读答案-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