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回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注】①《咏廿四气诗》是一组依据气候、农事活动、民俗等吟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组诗见于敦煌文献的两个卷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紧扣主题,点出此时节雨水的作用,与同样写春雨宝贵的《春夜喜雨》一诗侧重点有所不同。

B.颈联对仗工整。天上“云色”对地面“风光”,“轻还重”对“淡又浓”,以云气光影变化巧写时节特点。

C.作者将“獭祭鱼”“鸿雁来”等季节物候现象融入诗歌,语言质朴无华,面有盎然春意,且富有情韵。

D.整首诗歌白描勾勒,一句一景。全诗布局讲究,整体勾勒与局部描写结合;视角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15.诗句“平田已见龙”的“龙”有多种解释。一说龙通“茏”,指一种水草;一说龙指蚯蚓或者小蛇;一说龙是春回时见于地平线的星宿“青龙”。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构思等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6分)

14.D 【解析】“一句一景”有误,“向春入二月”不是写景

15.示例一:选择茏这一解释。以田野上已经可见茏草写出春雨之后草木萌发,符合物候特征,以物之“新”与前一句的雨呼应,凸显雨的魅力,且形成面与点的巧妙结合。

示例二:选择蚯蚓或小蛇。既符合春回大地蛰虫醒来活动的特点,也与整首诗中作者选择富有活力或动态的物象特点一致。

示例三:选择青龙星宿。既实写可见地平线上的星星,也凸显雨后春容之净,点出春回大地的时令特点,将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结合起来,意蕴更丰富。(答案要点从内容贴近、构思巧妙、表达效果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有学生认为"龙"就是有多义性,除了题目所给解释还可以理解成"布雨之龙"“似云气之龙”,言之成理也可以适当给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阅读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