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季康子欲以田赋,使冉有①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来!女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②,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③,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④,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⑥,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⑤,不是过也。先王以为是。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

二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曰:“吾闻之:好内⑦,女死之;好外,士死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二三妇之辱共先者祀,请无瘠色,无洵涕,搯膺⑧,无忧容,有降服⑨,无加服。从礼而静,是昭吾子也。”仲尼闻之曰:“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公父氏之妇智也夫!欲明其子之令德。”

[注释]①冉有,名求,孔子学生,季康子家臣。②籍田以力:以劳力收田税。砥:平,均衡。③赋里以入:按照收入征收商税。④任力以夫:以男丁数分派劳役。⑤稯、秉、缶,都是计量单位。⑥其岁,指战时。⑦好内,宠爱妻妄。⑧瘠,指悲伤憔悴。洵涕:默默流泪。搯膺:捶胸。⑨降服,丧服要降等。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女不闻乎(        )        

(2)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

16.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使冉有访诸仲尼(    )

A.各个          B.之于        

C.之乎          D.这件事

(2)是昭吾子也(    )

A.遵照          B.尊重        

C.明亮          D.彰显

17.把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公父氏之妇智也夫!欲明其子之令德。

18.找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3分)

A.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B.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C.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D.于是乎有鰥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19.分析孔子一开始“不对”,随后却又对冉有说出一番话的原因。(4分)

20.从孔子对季康子与公父文伯之母的褒贬中,概括孔子的思想。(3分)

15.(1)你 (2)厌恶,讨厌(2分)

16.(1)B (2)D(2分)

17.女孩子的智慧不如成年妇人,男孩子的智慧不如成年男子。公父家的妇人真是明智啊,她想彰显儿子的美德。(5分)

18.A(3分)

19.冉有是季康子的家臣,代表季康子出场,如果当面表示反对季康子的做法不合礼仪。孔子与冉有进行私下交谈,这是老师对学生交谈,所以孔子能够直接表明态度,希望通过冉有来改变季康子的做法。(4分)

20.体现孔子仁政思想,效法“三代”之法,主张以礼治国;同时孔子认为个人应该克己复礼,应该节制自己的行为,成人之美,符合礼仪规范。(3分)

参考译文:

季康子打算按田亩增收田赋,派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没有正式答复,私下对冉有说:“冉有,你没听说吗?先王按照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而且根据土地的远近来对田赋加以调整;征收商税按照商人的获利多少,而且还要估量其财产的多少来对商税加以调整;分派劳役则按照各家男丁的数目,还要照顾那些年老和幼小的男子。于是就有了鳏、寡、孤、疾的名称,只有在战事紧迫时才征召他们,无战事之时就免除。有战事的年月,每一井田要交出一稯粮、一秉禾草、一缶米,是不超过这个标准的。先王认为这样就足够用了。如果季康子要按这个律法去办,那就是遵照周公的田赋法了;如果不顾法规办事,那就随意收取赋税好了,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

公父文伯病死了,他的母亲告诫他的妻妾说:“我听说:宠爱内室的人,妻妾甘愿为他而死。热心国家大事的人,士甘愿为他而死。如今我儿子不幸早死,我厌恶他死后有宠爱妻妾的名声。你们在供奉亡夫的祭祀仪式上要委屈一下,请不要面露憔悴之色,不要默默地流泪,不要捶胸顿足号啕大哭,不要有忧愁的面容,穿戴丧服要降一等,不要随便提高丧服的等级。要遵守礼节静静地完成祭祀,这样才能昭明我儿子的美德。”孔子听到这件事以后说:“女孩子的见识不及妇人,男孩子的见识不及丈夫。公父家的妇人明智能胜过大丈夫!她这样做是为了显扬她儿子的美德。”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阅读答案与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